胡太醫退居一線,只能夏院政頂上了“回皇上的話,這個診脈診不出來,倒是可以找個有經驗的女醫或者穩婆看看。”
太醫到底是男人,請平安脈時都不敢抬頭看貴人們的臉,又怎敢一直盯著皇后的肚子看。
且旗裝寬松,看也看不真切,更不能上手去摸。
當晚,內務府送來兩個有經驗的穩婆。穩婆看過皇后的肚子,又上手輕輕地摸了摸,只說看著像,也不敢確定。
“皇后娘娘四肢纖細,腰肢也細,小腹隆起難免比旁人顯懷。”一個穩婆給出判斷。
另一個穩婆小心翼翼補充“也有天生大骨架的胎兒,看起來像是雙生。”
民間說雙生子不吉利,宮里倒是沒有這個說法,可從她們的職業角度講,雙生子生產時的風險是單胎的一倍。
如果可以選,她們寧愿接生大骨架的胎兒,或者臀位的,也不想給雙生子接生。
搞不好就是一尸二命,她們倆九族加起來都不夠賠的。
穩婆在郝如月心里頂多算是助產士,她的胎必然要交給真正的醫者來管。
剛得知自己遇喜時,郝如月便讓娘家幫著去尋女醫了。要熟手,懂醫理,有家學淵源者優先,最重要的一條是膽子大,膽小的不要。
佟佳氏聞言睜大眼睛“醫者都是越小心越好,娘娘為何非要膽子大的”
天底下最膽小的醫者都在太醫院,小病能說成大病,沒病也能看出二分病,沒有十成把握根本不敢開口。
其實郝如月是想找懂側切術的女醫,以免胎兒過大,或者她在生產時脫力,令孩子和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古代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損毀,女子生產都是硬生,撕裂傷都是小事,難產憋死孩子,甚至一尸兩命的也不少見。
遠的不說,只說歷史上康熙的前兩位皇后,孝誠仁皇后和孝昭仁皇后都是難產薨逝的。
這一世郝如月是繼后,說不害怕是假的“非常之時,總要用些非常之法。大嫂不必細問,只管去尋便是。”
側切在古代委實匪夷所思,她敢說佟佳氏恐怕也不敢找,在皇后身上動刀子,活膩了才敢這樣做吧。
除了不可損毀身體的觀念之外,側切還有一種潛在的威脅,現代叫破傷風,古代叫七日風。
即身體受外傷之后,七日內發起高熱,幾乎無藥可醫,只能靠免疫力硬扛。
扛不過去也是一個死。
索性藥膳空間里有專治破傷風的靈藥,雖然價格昂貴,郝如月在宮里帶過這么多娃,攢了不少積分,兌換起來不費力氣。
還有多年之前為救仁孝皇后兌換的雞血草,當時并不敢確定藥性,只用了多半瓶,另外少半瓶濃縮液仍舊存儲在空間中,剛好自用。
劃掉破傷風,劃掉大出血,郝如月養胎也養得十分仔細。哪怕她前幾個月幾乎沒有孕吐,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人為地減少了碳水的攝入,保持合理體重。
別的妃嬪在孕期節食,是為了產后恢復,能夠盡快侍寢,繼續生孩子。
比如榮妃和德嬪,這兩個康熙朝最能生的女人,她們除了容易受孕之外,最大的秘訣便是孕期為了保持身材,不敢吃太多。
目的確實不純,勝在結果是好的。
而郝如月節食只是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減少了過多碳水的攝入,主要是怕胎兒太大,導致難產。
手握雞血草濃縮液,并不懼怕難產帶來的大出血,可孩子怎么辦,在宮內憋太久也會窒息。
現在她懷胎四個月,已然顯懷,不是胎兒骨架大,就是雙胎。具體是哪種情況,只能在生產那日開盲盒了。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需要側切術的加持,所以女醫忽然變得重要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