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一對比就對比出傷害來了。
當時她沒有針對明珠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發現了明珠在任上的兩宗罪。
其一,吃空餉,即憑空捏造人頭,冒領例銀。
這一條賬本和憑證都看不出來,是郝如月翻看小選名冊,和各宮領用記錄時,橫向對比數據發現的。
該宗罪始于明珠高升之前,也就是他管著內務府的最后一年。
郝如月純屬好奇計算了一下冒領金額,狠狠震驚。
要不怎么說內務府是肥差呢
其二,是賣官鬻爵。說賣官鬻爵可能嚴重點,就是將內務府的差事劃分成三六九等,明碼標價。除了皇上指定的,其他都可以有償調動。
這一條與上一條相關,是郝如月深挖原因時分析出來的,也是明珠在任上最后兩年做下的。
其他零零碎碎還有一些,都是由以上兩條引發的小問題。
查賬也不能白查,郝如月把查到的問題全部記錄在冊,并且標注了相關依據,也就是檔案名稱或編號。
內務府的賬簿做得相當漂亮,檔案管理也很不錯,一本在手查閱起來非常方便。
查完之后,郝如月并沒聲張。當時她要對付的人是索額圖,沒空搭理明珠。現在明珠自己撞上來,造她的謠,撩撥她的娃,就別怪她翻他的舊賬了。
康熙聽郝如月說完,比剛剛聽說明珠有時間造謠皇后,私下結交皇子還驚訝。
忽然感覺身邊藏龍臥虎,先是出現了明珠這個時間管理大師,現在又是皇后這個人形算盤,康熙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卷,還得加倍努力。
說完這一番話,小六和小七全都睡沉了,郝如月喚了各自的乳母過來將人抱走。
之后郝如月拉著皇上去看她的小賬本。康熙手握賬本,深覺這舊賬翻得好,翻得及時。
明黨是康熙一手扶植起來的,明
珠的發家史他再清楚不過。
前期漫天撒錢,收買人心,中期撿索額圖的棄子,吃剩飯,等索額圖倒下,招兵買馬,擴充隊伍。
除了中期不用錢,哪一個階段不是花錢如流水。
明珠家祖上曾經煊赫,只不過被多爾袞坑過之后沒落了,他本人也是從基層干起,一路擠進內閣。
那些年他看重明珠,利用明珠牽制索額圖,猜到對方的錢多半來路不正,卻也沒有深究。
做大事不拘小節。
如今明珠做大,開始有了索額圖指點江山的架勢,康熙忽然覺得大事要做,小節也是要顧的。
于是明相收到大阿哥的邀請,還沒想好要不要去赴約,人就在早朝上被御史彈劾了。
更加離奇的是,御史彈劾他的兩宗罪并不是現在發生的,而是十幾年前他在內務府任職期間的舊事。
索額圖倒臺之后,明珠并不想做什么內閣第一人,他認為那些都是虛的,只有簡在帝心才最實在。
奈何皇上選中牽制他的圖海不給力,幾個回合下來,輸得一敗涂地,讓他不想出頭都難。
都說權力迷人眼,明珠盡量讓自己保持清醒,可架不住整天被人吹捧,竟把他吹得飄飄欲仙,差點忘記自己是誰了。
吃空餉,賣官鬻爵,雖然查出來的都是舊事,但他在吏部尚書任上也沒少做。
皇上天縱英才,就他這點小伎倆,還敢在魯班門前耍大斧,多半被皇上發現了什么。
也是他運氣好,正趕上朝廷對臺灣用兵,皇上要用他,且自己也足夠好用,否則恐怕就不是翻舊賬這么簡單了。
御史彈劾的兩宗罪,每一宗都正好敲打在明珠心里最虛的地方。他咬咬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全部認下,痛哭流涕說自己那時候年少無知,請皇上降罪,并且自請免除吏部尚書之職。
吏部乃六部之首,他心里中縱然不舍,可皇上把吃空餉和賣官鬻爵兩宗大罪都擺到明面上說了,他必須壯士斷腕,盡快把自己剝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