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十二歲了,經常與太子結伴被皇上傳到南書房旁聽。他不是第一次見明珠,也不是第一次與明珠說話,卻是第一次私下接觸。
循例寒暄過后,大阿哥開門見山“上回在八仙樓,明相讓我好等。”
想起那件事明珠有些窘,但他不清楚大阿哥在這里面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便試探道“上次是臣糊涂了,皇上沒有因此遷怒吧”
大阿哥笑“那倒沒有。上次明相若是去了,大約也能見到太子。”
明珠“”
他就說那宮女不至于如此倒霉,才到大阿哥身邊就露了馬腳,還被皇上發現了,給他好一頓削。
原來是大阿哥反水了,不,不能說反水,大阿哥好像從來就沒站在他這邊過。
惠妃也一樣。
大阿哥站太子,惠妃站皇后,真是親生的。
話趕話說到這里,明珠實在想不明白“成親王是皇長子就沒想過再進一步”
再進一步意味著什么,明珠相信大阿哥能聽懂。
大阿哥確實聽懂了,卻比明珠更懵“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明相”
不然太子早立,天縱英才,明珠為什么總想撩撥他做那些大逆不道之事
明珠“”
明珠苦笑,仍不死心“臣是惠妃的堂叔,只有相助王爺的道理。”
皇上看得緊,他幾乎沒有與大阿哥私下見面的機會。
大阿哥也苦笑“本王謝過明相,以后請明相不要再相助本王了。”
他是個講究人,凡事講究先禮后兵,今天一次性把話說明白,以后再瞎鼓搗,別怪他翻臉不認人。
明珠“不過是謀局造勢,并不急于一時。”
大阿哥“局和勢本王都不要,本王只想上戰場,為君父分憂。以后若是有上戰場的機會,明相肯相助,本王感激不盡。其他的,最好歇了心思。”
帶不動,根本帶不動,明珠聞言只覺心累。
他記得惠妃從前還是有些心氣兒的,不然也不能求了皇上把大阿哥送去宮外撫養。
后來大阿哥一直不會走路,惠妃求到自己這里,求他給出個主意,想把大阿哥接回宮來養。
話里話外,透露過一些心思。
只不過那時候他自己還立足未穩,便是有那個心,也不敢將手伸到后宮去。
最后大阿哥被接回宮,也不知惠妃走通了誰的門路。
聯想到這些年,惠妃一直是皇后的左膀右臂,明珠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此時再看大阿哥,明顯被人養殘了啊
惠妃一介女流,頭發長見識短,大阿哥可是皇子,還是皇長子,不想坐龍椅只想做將軍是個什么情況
明珠只恨自己當時太保守,總想著走一步看三步,這才讓人鉆了空子。
該說的都說明白了,大阿哥起身離開“車里太悶,本王還是喜歡騎馬。”
道不同,不相為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