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不是那個意思。”她眼珠一轉,笑道,“是漠西和漠北蒙古兩家不懂規矩,不經內務府直接送了美人過來,給皇上添了麻煩,要怪也該怪他們,怎么能怪皇上”
誰不在場怪誰,郝如月也是沒辦法。皇上心里有桿秤,不會因為她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影響了現在的滿蒙一家親。
康熙當時不置可否,轉頭就去問了漠北和漠西兩家,是誰給他們出的餿主意。然后得到了一個相同的答案,達爾汗親王原來的大妃,現在的側妃。
達爾汗親王實慘,當初平叛的功勞被女兒蘇迪雅截胡,屬于功過相抵。
噶爾丹跑路之后,達爾汗親王在漠北與漠西之間頻繁奔走,這才促成了兩家在很短的時間內歸降朝廷,立下大功。
康熙本來想給達爾汗親王一個世襲罔替的指標,連圣旨都擬好了,結果卻被側妃給折騰沒了。
被一對母女坑害兩次,但凡有點事業心,也該出手了。
很快達爾汗親王就支棱起來處置了那對母女,然后皇上順水推舟把漠西和漠北獻上的兩個小美人打包送去了科爾沁,以慰藉達爾汗親王喪妻喪女之痛。
而大阿哥的初戀注定以失敗告終,被罰在奉先殿外跪了一夜,這事才算揭過。
熱熱鬧鬧過完小六和小七的三歲生辰,郝如月就跟皇上聊起了三阿哥及以下幾個孩子的教育問題。
“三阿哥八歲,四阿哥也快八歲了,五阿哥六歲都該進學堂讀書了,乾清宮的南廡房有些小,裝不下這么多人。”
說來也怪,當時太子和大阿哥讀書的時候,皇上恨不得他們三歲啟蒙,五歲上學。等輪到后頭幾個,忽然就不著急了,郝如月暗戳戳催了幾次,皇上始終淡淡的。
現在不光郝如月急,榮妃和德嬪她們也著急,五阿哥年紀剛剛好,可三阿哥和四阿哥都八歲了,也不見皇上提讀書的事。
三阿哥口吃,四阿哥貪玩,五阿哥
不提也罷,康熙聽見這三個就頭疼,抬眸問皇后“三百千背都熟了嗎會寫了嗎能默寫嗎”
原來入學還有考試啊,當初太子和大阿哥確實是默寫過三百千,才被皇上拎出去讀書的。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三阿哥應該可以默寫,四阿哥恐怕夠嗆,五阿哥好像被忽略了,還沒啟蒙。
“太子和大阿哥天生記性好,又有皇上親自教導,后面那幾個只有三阿哥能默寫。”郝如月在心里抹了一把汗,她生的是女兒,不必如皇子們一樣拼命,就想當然地把雞娃這事推給了皇上。
誰知皇上忙起來也沒管,直接導致三個孩子當中,只有一個勉強過關,能順利上學。
很快三阿哥不負眾望通過了皇上的考校,除了最開始背書時有些緊張,磕磕巴巴的,越到后面越順暢。
“胤祉的字還是不錯的,有些天賦。”最后皇上給出一句評價,允許三阿哥進入南廡房讀書,并且把所需人員全給配齊了。
因為三阿哥的字好看,挑選侍講學士的時候,皇上特意挑了一個在書畫方面極有造詣的師傅給三阿哥。
榮妃雖然舍不得三阿哥搬到阿哥所去住,卻對皇上的安排滿意極了。
“三阿哥著急的時候有些口吃,臣妾還擔心皇上會嫌棄,托娘娘的福,總算能去上學了。”皇子讀書自然是皇上安排,可皇后若是不管,讓榮妃自己去說,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在三阿哥讀書這件事上,榮妃非常感謝皇后。
幾家歡喜幾家愁,榮妃母子心滿意足,德嬪卻是愁到連胎都養不好了。
德嬪愁四阿哥,郝如月卻在愁德嬪的肚子“你這肚子我瞧著養得有些大了,太醫怎么說”
提起肚子,德嬪臉上才有了點笑模樣“太醫診過脈說沒事。”
郝如月生養過,知道女人生孩子這事,光靠太醫診脈是不行的,還得讓女醫瞧瞧。
寡大夫在皇后身上動過刀,皇上都不知道,赫舍里家長房卻是知道的。事后沒敢放寡大夫走,留她在赫舍里家長房的一處莊子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