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放在墻角的座鐘,郝如月覺得親情戲演得差不多,該說正事了,就讓人帶小六、小七出去洗漱,準備睡覺。
臨走時小七朝郝如月眨眨眼,用兩人才能聽見的聲音說“額娘,三姐姐的親事靠你了。”
郝如月兩個鬼靈精。
目送兩小只離開,郝如月趁熱打鐵與康熙說起了三格格的親事。
康熙聞言蹙眉,抬手示意她坐下說話“太皇太后這回病得很重,整夜咳得躺不下,喝了藥也不見好。”
太皇太后的病情不用皇上說,郝如月也知道。她從藥膳空間里兌換了一些靈藥送去,全都治標不治本,只能緩解癥狀,讓太皇太后不那么難受。
掐指一算,明年就是康熙一十六年了。歷史上太皇太后正是病逝于這一年的冬天,享年七十五歲。
郝如月這只小蝴蝶,可以用回春仙藤緩解圖海身上的傷病,延長他的壽命,可以用靈藥給九阿哥補身體,讓他不致早早夭折,卻沒有辦法救活一個幾乎熬干了身體的老人。
在后世,七十五歲并不算很老,可太皇太后不是普通的老人。她早年忍辱負重,中年機關算盡,到了老年也是殫精竭慮。若不是一直用珍貴的藥材吊著命,身體早就垮了。
最后一次她親自送藥膳過去的時候,就看見蘇麻喇姑端著一碗藥走出來。
郝如月看她,蘇麻喇姑紅著眼睛,仍舊朝著她笑“太皇太后說太苦了,不想喝了。”
也不知是說藥苦,還是這輩子的人生太苦了。
不出所料,郝如月的藥膳也沒送出去。太皇太后閉眼躺著,一直咳一直咳,卻拒絕服藥“端回去吧,讓你費心了。”
長公主一邊淚流一邊勸,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壽數到了,放手讓我走吧,活著也是受罪。我這輩子太苦了,下輩子就想托生成一只鳥,在天上無拘無束地飛,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想落在哪兒就落在哪兒。”
之后讓長公主出去,換烏爾袞過來侍疾,讓烏爾袞給她講草原上發生的趣事。
直到這時,太皇太后臉上才有了點笑模樣。
皇上的消息可能有些滯后,或者太皇太后怕皇上分心,在皇上面前還是肯乖乖吃藥的。
不過太皇太后疼長公主,也疼長公主的孫兒烏爾袞,郝如月看得出來,皇上應該也看出來了。
太皇太后命不久矣,臨死前想給長公主的孫兒求個恩典,皇上又怎能拒絕。
莫說皇上與太皇太后曾經相依為命,感情不是一般地深厚,便是郝如月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三格格與烏爾袞的親事,確實棘手。
“朕知道你在擔心什么,咱們的小六和小七不會遠嫁,便是你舍得,朕也舍不得。”康熙溫言安慰。
剛才抱著兩個又香又軟的女兒,不由想起了三格格小時候也是這樣。
不算過繼來的大公主,三格格可以說是他的長女了。當年慈仁宮后殿的三小只,曾經帶給他多少歡樂和希望,康熙并沒有忘記。
如今蒙古三部貿易做到飛起,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對朝廷忠心耿耿,根本不需要嫁公主過去安撫。
若不是長公主有意親上做親,太皇太后也愿意給她這個恩典,康熙壓根兒沒想過把他碩果僅存的幾個女兒嫁到蒙古去。
都是他的小棉襖,誰舍得。
望進男人眼中的無奈,郝如月問“皇上是不是也舍不得三格格遠嫁”
舍不得又能怎樣,康熙垂下眼睫,以沉默作答。
這門親事有太皇太后做主,幾乎板上釘釘。
郝如月看懂了,心說,皇上舍不得就好。
翌日請安過后,榮妃又纏上來,郝如月看她一眼“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錯,可三格格大了,也有自己的心思,咱們總想棒打鴛鴦,萬一她自己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