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果。
若不是郝如月勸著,差點都要下罪己詔了。
沒錯,古代人認為天不下雨,是帝王無德,才招來天罰。
旱災正是天罰的一種。
說來也怪,歷史上康熙祈雨全部都有下文,基本上祈雨過后,一周之內必然有回報。
反觀乾隆,就沒那么幸運了。
這回也不知為何,康熙雨神之名失靈了,駐守在天壇的龍王好像沒在家。
皇上心焦,太皇太后也跟著心焦,病情越發惡化。
皇上沒下罪己詔,太皇太后卻讓人將她抬到佛前,許愿以十年陽壽換一場大雪,免天下生靈涂炭。
皇上得知落下淚來,郝如月卻知道,太皇太后這筆買賣做得不虧。
不但不虧,還可能勝天半子。
天壇的龍王不靠譜,法華殿的佛祖還是要普度眾生的,終于在冬至這一日飄起了鵝毛大雪。
雪一連下了三天,在第三天傍晚漸漸放晴。
太皇太后也在這天傍晚有了些精神,吩咐人抬她去法華殿還愿。
病重之人的十年陽壽意味著什么,沒人比太皇太后更清楚了。她病得太重,跪不住,只得趴在佛前,笑著對佛祖說“我一生不信神佛,這一回,謝謝佛祖了”
太皇太后忽然到法華殿還愿,長公主是跟著來的,太后、皇上、郝如月和太子也先后趕到。
“皇祖母,天冷了,回吧。”等太皇太后還愿結束,皇上第一個開口勸。
長公主也勸“皇額娘,這里頭漏風,您的病才有好轉,仔細染了風寒。”
之后太后、郝如月和太子都勸了幾句。
太皇太后掙扎著給佛祖磕了三個頭,半晌才回頭看身后一眾人,對長公主道“阿圖,你留下,我有話要說。”
太皇太后獨留長公主說話,眾人也不敢散去,郝如月吩咐將偏殿收拾出來供眾人稍坐。
“皇上,要不要傳太醫”太后有些擔心。
皇上沒答,郝如月道“胡太醫和夏院政應該快到了。”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明知道會發生什么,郝如月還是差人傳了太醫過來。
康熙垂著眼,他雖然才三十幾歲,卻早已經歷過無數生死,與親人一次一次告別。
這些人里,有他的母親,他的妻子,還有他的孩子。
可他不害怕,半點也不害怕,因為他身后始終站著一個人。
那個人便是他的祖母,歷經三朝的太皇太后。
康熙對太皇太后的感情非常復雜,有年幼時的相依為命,青年時的又愛又恨
,還有中年以后的近鄉情怯。
從太皇太后病重,他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樣快。
祖母也要離開他了嗎
哪怕他早已手握天下,并不需要太皇太后再為他做什么,可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有些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