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跟郝如月一樣,對康熙的審美很放心。他知道汗阿瑪的指婚肯定會有傾向性,但容貌普通心智普通空有出身的姑娘多半入不了汗阿瑪的眼。
反正都是陌生的姑娘,也由不得他自己選,不如丟開手去做別的更有意義的事。
時隔多少年,郝如月再一次感受到了太子異于常人的冷靜。
所有人都說太子的性子隨了皇上,很多時候郝如月也是這樣認為。太子少年早慧,有城府,謀定后動,做事之前喜歡權衡利弊都像極了皇上。
不一樣的是,皇上是熱的,而太子是冷的。
做一個可能不是很恰當的比較,如果原主當年遇到的是太子,而不是皇上,可能根本不會發生后來那么多事。
不會有堆繡山的海誓山盟,也不會有所謂的盛心庵,太子會在權衡利弊之后,完全放下自己喜歡的人,聽從長輩的意見,娶一個合適的皇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前朝。
太子比皇上更冷靜,更懂得取舍,也更能忍受孤寡。
仿佛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也更容易成為一代圣主明君。
“保成,你當真不想娶一個自己喜歡的姑娘嗎”想通了這一點之后,郝如月忽然不生氣了,只是有些好奇。
太子認真想了一會兒,反問“額娘有喜歡的人嗎”
郝如月“”
太子朝左右看看,忽然放輕了聲音“我曾聽人說起,說額娘對汗阿瑪一見鐘情,為此差點出家當尼姑。可從我記事起,額娘對汗阿瑪總是淡淡的,生下小六小七之后才改觀。如果這也叫一見鐘情的話,我覺得并不難,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
到底還是自己影響了太子。
郝如月覺得自己又犯了一個為人父母常犯的錯誤,那就是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卻偏偏要求孩子做到。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容貌像誰,或者性情像誰,都是完全獨立的。
太子不是個莽撞的孩子,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思考,并且可能經歷過無數次的權衡利弊。
而且太子現在不是一個人,他身后有詹事府,有專屬于他的智囊團。
郝如月覺得自己現在可以放手了,再抓著不放,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太皇太后。
費力不討好。
晚膳的時候,康熙過來問起太子妃的事,郝如月說她不管,按流程走就行,康熙還有些詫異“當初給榮憲選駙馬的時候,你倒是精神頭十足,又是相看又是偶遇,兩人看對眼了才訂親,怎么到了保成這兒你撂挑子不管了”
郝如
月盯著康熙挑魚刺的動作,緩慢地眨了一下眼睛“保成是男孩子,這一個不喜歡了,還有那一個。榮憲是女孩子,不一樣的。”
雖然不想這么說,可世道如此,不是她不說就能改變的。
康熙覺得有道理dquo那就多給保成挑幾個,總有他喜歡的。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皇上可真會挑刺兒,我說的是那個意思嗎”郝如月被他氣笑了,“側妃什么的,還是等太子妃生下嫡子之后再說吧。”
郝如月是穿越者,受過現代教育,自然更傾向后世的一夫一妻制。
可太子是古代的土著,又是儲君,未來的皇帝,納妾的事還是等他自己定吧。
不過在正妻生下嫡子之前,做點措施,防止庶長子出生,倒是每一個古代土著母親都會做的事。
等太子妃的人選定下來,郝如月又找了貴妃和惠妃說起大阿哥的嫡福晉。
不出意外,兩人都很滿意。
歷史上大阿哥與大福晉的關系好像還行,并不像太子和太子妃看起來的那樣糟糕。
結果大阿哥聽到風聲,很快來求見“皇額娘,我不想娶旗人女子,我更喜歡熱情奔放的蒙古姑娘”
郝如月剛想問為什么,小七當場給她解惑“大哥你不是還想著那個叫多蘭的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