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修陵建園的打磨和歷練,太子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上到內閣,下到六部衙門,全都打過交道,被皇上親自帶著,上手很快。
“額娘,汗阿瑪今天讓我單獨批閱奏折了是什么意思”大約韜光養晦了太長時間,忽然接觸到政事,太子有些誠惶誠恐,不知道如何拿捏這個度。
表現不好,怕汗阿瑪覺得他沒用,表現得太好,又怕被忌憚。
這個郝如月早替他試探過了,聞言笑道“做了三十年皇帝,從登基開始事情就沒斷過,皇上有些累了,有要退下來的意思。”
冷靜自持如太子都怔住了“汗阿瑪今年還不到四十歲”
是不到四十歲,可架不住人家八歲登基啊,上班早。
在后世,二十歲出頭上班,連續上三十年的班,也差不多可以退休了。
更不要說皇帝這個職業,并非其他普通職業可比。
當政三十年,真的不算短了。
而且圣主明君幾乎都有晚年綜合癥,即年輕時雄才偉略,到了晚年不是追求長生,就是疑神疑鬼,總要干出些晚節不保的事來。
就比如康熙,一生的高光時刻幾乎都在四十五歲之前,晚年沒什么事了,搞出一個九龍奪嫡,連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鑒于歷史上的康熙也是“晚年綜合癥”患者,郝如月忽然覺得康熙在五十歲之前退下來也挺好。
她斟酌措辭,寬慰太子“皇上也不是鐵打的,也會累。皇上教你什么,你盡管學,能為君父分擔的,盡量去做。”
額娘最懂汗阿瑪的心,且在大事上的判斷從未出過錯,太子知曉這件事的分寸在哪里了。
一年后,康熙已經是半隱退狀態,朝政陸陸續續都交到了太子手上,只差退位。
康熙想退,郝如月不讓,康熙皇后管得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好吧,朕再多考察你幾年。”面對太子的苦苦挽留,
康熙如是說。
太子其實早出師了,不過是皇后不放心66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怕太子獨掌朝政會出錯,留著他給太子擋槍。
康熙做了一輩子的下棋人,到了晚年卻淪為別人的棋子。
可誰讓那個下棋人是如月呢,自己的女人,自己不寵誰寵。
太子大婚當天,郝如月含淚受了新婚夫婦的禮,含淚對太子妃說“我把保成交給你了,以后你們好好過日子,白頭到老,子孫滿堂。”
石靜殊以為皇后娘娘會說一些勉勵她的話,或者告訴她該怎樣侍奉太子,怎樣孝敬公婆,就像她出家門之前,額娘和祖母教她的那樣。
可皇后娘娘沒有,她沒有擺婆婆的譜兒,更沒有端皇后的架子,只簡簡單單祝福幾句,讓人聽了心中十分熨帖。
從她第一次見到皇后娘娘,石靜殊就覺得皇后娘娘跟宮里的其他娘娘,或者說與她見過的所有長輩,都不一樣。
皇后人很隨和,沒有架子,跟人說話的時候不會頤指氣使,就好像朋友之間聊天一樣。
榮憲公主要嫁去蒙古,想學騎射,皇后就允許她在景山圍場辦馬球賽。
馬球都是男人打的,石靜殊從來沒見過女人拋頭露面打馬球。
就算有,也都是在自家的莊子上,與自家的姐妹玩樂。
若是被家中長輩發現,少不得要挨一頓訓斥。
皇后不但允許公主打馬球,還讓榮憲公主叫上了伊爾根覺羅氏,讓七公主帶自己去馬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