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大半晚的夜,哪怕堅強如芮航,第二天也不由得死氣沉沉起來。
和芮航一樣精疲力盡的還有高二九班的男生們,尤其是導致流言傳播的司季詩。
作為班主任,芮航尚且能夠留在宿舍補覺,司季詩卻不得不在熬了大半晚后,第二天跟著早早起床,被迫參與上午的課程。
社會實踐活動的課程比起上學要寬泛許多,內容自然也不可能是語數英等常規課程。
活動第一天的課程分別為陶藝課、無線電測向以及多米諾骨牌,多是適合摸魚的課。
如果第二天也是這樣的課,我就能快樂地在上課時補眠了。
二十分鐘后,一顆懸著的心徹底死在了十月的艷陽下。
“這什么玩意兒”司季詩發出一聲真情實感的疑問。
35米左右的高度,由木板與鐵架搭建成的墻,光溜溜的墻面上貼著三個大字畢業墻。底下墊著厚厚的墊子,防止學生攀爬過程中掉落摔傷。
穿著t恤衫,一身腱子肉的教練在邊上笑得和藹可親“同學們,歡迎來到畢業墻。接下來我們做個小挑戰。全班聯手,想辦法讓所有人一起翻過這面墻,最后看看各位需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挑戰。”
他振臂一揮,說得慷慨激昂“同學們,這面墻就像高考,就像未來的人生。看似困難重重,可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敢于拼搏,就一定能翻越過它。我知道各位同學剛剛分班不久,對班里的同學還不是很熟悉。希望通過這次攀爬畢業墻的活動,能夠快速凝聚咱們班的團魂,讓彼此的心靈更近一步。”
已經認識了幾百年的九班學生們“嘔”
指導老師“”
“不好意思,早飯吃得有點撐。”學生們訕笑著尋了個借口,實在不好意思在老師充滿期待的目光下說出“相看兩相厭”的話。
和這群損友們相識五百年已經是他們的“福報”了,要是再更進一步噫那畫面都不敢想。
指導老師并不知道九班學生們心中的吐槽,此刻的他重新恢復了原本的雞血狀態,指著隔壁班道“同學們可以看看隔壁八班是如何完成挑戰的。”
八班
九班學生們齊齊轉過頭去,看向右手方向。
隨著一聲哨響,班中最為強壯的男生之一被兩個男生抱住下腿,用力往上抬去。他眼疾手快地抓住墻頂邊緣,雙手一撐,右腳用力向上一擺,整個人便順利登上了畢業墻頂部。
接著如法炮制送上第二名男生后,負責接應的陣容便完成。
負責將人抬起的男生們立刻將目標對準了班級中最重的幾名同學,兩個從下方抬,兩個從上方拉,以一個流水線的方式將學生們送上了四分之一。
隨著第一組接應學生力竭之后,墻上和墻下立刻換上第二組接應學生,重復上述操作,直到剩下一名特意被留到最后,身高腿長的男同學。
在八班學生們激動的吶喊聲、鼓勵聲中,最后一名男同學一個助跑高高躍起,四雙手同時向下伸出,緊緊抓住了他在半空中的手臂。
熱烈的歡呼聲中,他像個英雄一般被拉了上來。學生們興奮的鼓著掌,尖叫著,發泄內心的激動,或熱淚盈眶的與好友們擁抱在一起。
就像指導老師說的那樣。一個小小的畢業墻活動,卻讓本有些生疏的班級一下子凝聚在一起。
“好”無論看了多少遍,指導老師依然會被學生們協力完成挑戰的畫面感動到。他用力的拍動雙手,一邊難言激動地看向九班學生們“同學們,八班是不是表現的特別棒咱們也不要輸給八班,用更快的速度完成挑戰,讓他看看我們的風采”
出乎意料的,九班學生們并未表現出他想象中的激動。
他們靠站在一起,雙手或抱胸,或背在身后,滿滿領導派頭,看向八班的目光仿佛是垂垂老矣的長輩慈愛地看向鬧騰的小輩們,充滿了欣慰與滄桑。
蘇明雅“真青春啊。”
歐維娜“真年輕啊。”
白洛“真有活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