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京到青州三千里,對十二歲的劉朔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路上需要馬兒的幫助。
張伏龍跟馬兒說劉朔是自己弟子,想來馬兒是會幫忙的。
馬兒應該是聽懂了,等張伏龍說完,馬兒表露出來的眼神像是在劉朔一般。
嘶嘶
馬兒哼聲,代表它答應了。
“老師,馬兒好像能聽懂你說話的。”
劉朔第一次見到動物這樣,心里好奇,又有些興奮。
說到底他還是個孩童。
嘶嘶
馬兒聽懂了劉朔意思,把腦袋擺向后面,表示不屑,它可是開了靈智,能聽懂人言不是簡簡單單。
對此張伏龍笑了笑,道“自然,馬兒跟我了十年,能知人語,以后你也要對馬兒好些,知道嗎”
劉朔重重點頭,“弟子記住了,弟子今后一定會對馬兒好的。”
“嗯,記住了就好,我們上路吧。”
兩人一馬踏上了前往青州的路程。
有劉朔在,行程拖慢了不少。第一天才走了二十里,劉朔腳上隱隱有起泡的跡象,等第二天醒來時腳根酸痛,腳踝處冒了一個水泡。
好在張伏龍不趕時間,親自給劉朔放了水泡,采了些草藥給他敷上,然后問劉朔要不要騎馬。
劉朔心里是想騎馬的,但想到老師也是這樣一路走來,路上還要照顧他,于是拒絕了乘馬,他想靠自己走下去。
張伏龍點了下頭不再多說,也沒有著急趕路,原地歇息了一天,等劉朔緩了過來才繼續啟程。
時間一長,劉朔慢慢地適應了,一個月后,他們已經可以日行三十里,有很大進步。
壞消息是,劉朔已經磨壞了兩雙鞋,算上時間,腳上這雙也快了。
四個月后,兩人一馬踏過了三千里,終于從上京走到了青州。
五個月的風餐露宿,原來稚嫩的臉褪去了不少,劉朔看上去有點成熟的樣子了。
進了青州城,張伏龍帶著劉朔找了一家面攤要了兩碗面。
在吃面時,張伏龍聽到其他桌的客人在談論著關于伏龍觀的事情。
“聽說了嗎,伏龍觀馬上就要修建完成了。”
“那可不,誰不知道伏龍觀以前有位仙人,只是伏龍觀這位仙人后面消失不見了,要不然伏龍觀也不會被滅。”
“你們是沒看到,這次重建的規模很大,都快趕上皇宮了,幾千上萬人同時開工,嘖嘖,這場面怕是沒幾個人能見到。”
聽到這里,張伏龍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他們都沒有見過皇宮,怎么知道皇宮多大。
又聽到他們在討論。
“等伏龍觀建成,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仙人出現,要是有仙人在世,定要將我孩子送入伏龍觀與仙人一起修行。”
“切,就你這樣給人家提鞋都不配,仙人會瞧得上你家孩子”
“不能這么說,乾坤未定,誰知道我家兒子是不是牛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