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季云口中說的巴將軍名為巴勇,現在是蕭季云近臣,被蕭季云授予大將軍職位,目前掌管著大周王朝所有兵馬。
這人按照蕭季云吩咐下去辦了,不多時,就有一個身穿盔甲、高大威猛的中年男子走來。
正是巴勇,有著宗師修為。
也難怪巴勇能做到大將軍位置上,這不僅僅是靠關系,實力也必不可少。
否則的話,就算是蕭季云強行封他為大將軍,手底下的兵也不會服他。
如今又是關鍵時刻,蕭季云又不是腦子缺了根鉉,給自己掘墳墓才會這樣去做。
男子走到了蕭季云,單膝跪拜道:“臣巴勇,叩見陛下!”
“巴將軍無需多禮,請起!”
蕭季云叫了巴勇起來,巴勇也沒跟蕭季云客氣,直直站了起來,隨即問道:“不知陛下找臣來所為何事?”
“廢太子和五皇子的人馬到哪了?”蕭季云問道。
對于太子,蕭季云以廢太子稱呼。
雖說皇帝以前是有過廢太子的想法,但在臨死前,也一直沒有動作,從來沒跟外界說要廢了太子。
可那又怎樣,他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不稱廢太子,難道還要去承認太子的身份嗎?
這樣的話,自己亂臣賊子的身份豈不是要坐實。
聽蕭季云問起,巴勇立即回答道:“回陛下,廢太子和五皇子的人馬此時距離京都八百里。”
對方人馬距離京都只有八百里,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距離,若臨時有什么差錯,想補救都補救不急。
不過,蕭季云在聽到巴勇匯報后,蕭季云臉色平淡得很,似乎不怎么在意,就只問道:“我們準備得如何了?”
巴勇對蕭季云說道:“事情已經準備妥當,就等對方兵臨棗莊。”
是的,蕭季云之所以沒有派兵阻攔太子和蕭天羽的兵馬,讓他們一路闖關。
這一現象并不是說蕭季云放棄了,而是蕭季云準備在棗莊跟太子和蕭天羽決一死戰。
三人誰是最后贏家,就看這一次決戰了。
三日后,太子和蕭天羽兩隊人馬兵臨棗莊,也是在這里,太子和蕭天羽第一次碰上朝廷的兵馬。
三方人馬聚集在這里,太子和蕭天羽心里已明白,蕭季云是想在這里跟他們決一死戰。
想是想明白了,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先動,全是在觀望。
尤其是太子和蕭天羽兩人,他倆更不敢亂動。
誰先動,就是在與蕭季云消耗自己實力,最后便宜了另一方,這么蠢的事,太子和蕭天羽都不會去做。
于是乎,三方勢力在棗莊對峙了很久,中間雖說有些小摩擦,但那也只是試探,誰也不敢真正動手。
就在三方都在棗莊耗費時間的這時,牧飛他們的馬車已經行駛出了江南,踏上三和道路。
“啊~馬車怎么會這么晃,我快要吐了。”
忽然,馬車里傳來楚詩語的叫聲。
剛剛還走得好好地,怎么馬車突然就晃動起來了,還一顛一顛的,像是要翻了一樣。
楚詩語從小就深居閨中,哪有經過這樣的遭遇,一時難以忍受。
“還請娘娘忍耐些,這會兒已經踏上三和路程,路有點顛簸,過了這一段就好了。”
聽到馬車內楚詩語的抱怨,趕車的車夫連忙向她解釋。
雖說最近幾年蕭庭軒一直在修路,但只修內部,沒有全部修完。
就比如江南與三和臨界的這一截路,蕭庭軒沒有修,故意留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