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雪也曾親自找上蕭庭軒,勸他趕緊尋一個,等有了孩子以后,蕭庭軒只管忙自己的就好,也不需要蕭庭軒來管,她保證幫蕭庭軒帶得好好的。
結果,面對李婧雪的勸說,蕭庭軒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并堅定地表示在霸業未完成之前,他是絕不會去考慮人生的大事。
所以,蕭庭軒給李修的這個答復也算不上是在說謊。
當聽到蕭庭軒這樣一說,李修內心難免感到些許失落,但他并未將這種情緒表露于面上,反而稱贊蕭庭軒不被兒女情長所惑,甚好。
男兒就該如此,有志氣與大毅力。
等李修說完后,接下來便該輪到蕭庭軒說了。
就聽到蕭庭軒神情嚴肅地告誡李修道:“眼下正值本王推行改革之關鍵時刻,請外公和舅舅們務必約束好李家眾人,切勿做出讓本王為難之事。”
蕭庭軒此番言語明顯帶有警告的意思,其言下之意已然非常清晰,李家在過去曾對他有所幫助,也是他母親的娘家,蕭庭軒可以放任他們一些。
但如今正是他改革的緊要關頭,他期望李家莫要依仗他的權勢肆意妄為,否則無異于當眾打他的臉。
丑話說在前頭,如果到時候李家鬧出什么丑聞來,影響到蕭庭軒的改革計劃,那可就別怪蕭庭軒不顧念親情了。
蕭庭軒的語氣十分嚴肅認真,讓人不敢有絲毫怠慢之意。
聽到這話,李修頓時慌了神兒,連忙向蕭庭軒保證道:“殿下請放心,我李家上下絕對不會給殿下您添麻煩。”
等說完這句話后,李修的內心便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蕭庭軒是個很好說話的人。畢竟蕭庭軒的母親可是他的親生女兒,而且蕭庭軒到義城以來,一直都對他外公、外公地叫著,顯得十分親昵。
因此,李修便誤以為蕭庭軒對他們李家有著深厚的感情。
正是基于這種誤解,李修才敢大膽地向蕭庭軒提出聯姻之事。
可如今看來,他完全猜錯了蕭庭軒的心思,蕭庭軒遠不是他想象的這樣。
蕭庭軒之所以不動李家,并不是因為蕭庭軒對李家有好感,而是純粹看在李家的情面上罷了,這種所謂的“情面”,不過是一種表面上的姿態。
一旦他李家做出有損蕭庭軒的事,蕭庭軒也照殺不誤。
這就是帝王的秉性,對于一個帝王來說,親情、友情等情感因素往往并不會成為他們決策的關鍵因素。
在上位者眼里,哪有什么親情可言,權力和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人膽敢侵犯他們的權威,或者對他們的地位構成威脅,那么即使是親人也可能會遭到無情的鏟除。
說實在的,李修早就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