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在地下,但地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排氣孔,排氣孔就是他面前的這個管狀物,連接著地下和地表。
透過排氣孔,他隱約能看見地表的光亮和氧氣傳進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氣孔都可以透光,因為地表以上的氣管被埋在沙子里,這就需要玩家將不透光的氣管抽下來,甩掉氣管里的沙子,再重新插回去,保持地道內各個路段的通風。
虞良抽下一根氣管,這根氣管長約兩米五,手腕粗,質地較硬。
他看不出具體是什么材料,但想想也知道是某種生物材料,因為血肉文明不愛玩合金,也不愛聚合化合物。
這么長的管子居然能從某種生物身上長出來嗎
他有些小小的驚訝。
當然,氣管上表現出來的另一重信息則更加關鍵,上段有明顯的風沙侵蝕和腐蝕的痕跡,管壁比下段的要薄很多。
氣管需要定期維護和更換,否則就會被地表的風沙掩埋,緩慢地腐蝕殆盡,地道中無法保持氧氣充足。
也就是說,在地道完成后依舊有人不斷進入這里,并且不是哨獸。
虞良回憶了一下,確認自己第一次見到的哨獸族群中既沒有母體也沒有進階哨獸。
普通哨獸的智商并不足以讓它們明白更換氣管的必要性,而虞良也不相信這種小事能被血肉文明寫進哨獸的基因中去,所以大概率是由蛋生人來進行維護工作的。
他將氣管重新插回地表,心中將疑點存下,他現在越來越懷疑血肉文明的原生人根本就沒有滅絕了,他們很可能只是瀕臨滅絕,然后躲在暗處等待著什么,謀劃著什么。
到現在為止,這個副本還沒有出現過根源怪談,這讓虞良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畢竟現在這副身體還是血肉文明的,他并不知道蛋生人的基因里究竟被埋過多少雷,指不定關鍵時候就會突然炸開。
很快,玩家群就來到了地道中段的一處空地,這里似乎是地道的中轉區域,在頭頂有一扇小門,打開門就能鉆出地道去往地表。
之前在樓頂看到的那幾只哨獸大概就是從這里鉆出去,去到地表的。
幾個玩家一商議,一致決定去地表看看。
在ee的科普之下,他們也知道了地表的風沙很可怕,但并不是即死,小看兩眼還是可以的。
地道的門是骨質結構,很結實,沒有上鎖,但外面似乎是堆積著一些沙堆,所以需要兩個體武者一起用力才推開骨門。
剛推開門,沙堆就如同水一般涌來,攤在門的附近。
玩家紛紛散開避讓,然后又聚集上來,仔細觀察起那沙子。
沙子的顆粒很大,呈深棕色,看起來似乎和普通沙子沒有什么區別,但當一個玩家直接用身上安裝的第三只手去嘗試觸碰后,他的手指上便出現了些許的黑點,似乎是腐蝕而成。
反應不如哨獸鱗甲那般劇烈。
虞良發現這個區別,心中也有所猜測。
地表的風沙對哨獸有極強的殺傷力,這可能是因為原生人在制作哨獸這個物種時就不想它們到地面上去,只想它們活動在地下。
這樣的確可以限制哨獸的活動范圍,否則哨獸四處跑,滿足條件后還能將自身轉化為母體,那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幾個玩家走上地表,虞良跟在其中,他身上有黑甲保護,對風沙的抵抗力更強。
地面之上,沙丘隨意地堆積。
放眼望去幾乎只能看見滿眼黃沙和稀薄的土壤,隱隱還能看見更遠處高聳的山和建筑模湖的影。
現在地表的天氣比剛剛好很多,這里的風沙也不是時刻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