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明特性,無論是哨獸還是原生人都不會缺少犧牲的勇氣,人形哨獸的出現將這一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推動文明階段式飛躍的不是蕓蕓大眾,永遠都是蕓蕓大眾中產生的某些天才,人形哨獸完全可以成為推動哨獸文明不斷進展的領路人。
從這一點來看,哨獸族群現在的確一般,但擁有比原生人更長遠的潛力。
而且哨獸的強度和寄生目標是有關系的,那么寄生原生人的話
哨獸就是從原生人尸體上開出的最妖艷的花。
血肉文明的事,虞良很難說清楚,但他知道,假若哨獸真的選擇取代原生人,那就有可能發生混亂。
剛好是他的機會。
虞良切換到李花朝,李花朝一躍而起攀上肉質壁,戰甲中伸出骨刺固定身形,再一用力就來到了哨獸挖好的洞口。
他探出腦袋看看周圍,確認這個洞里沒有隱藏哨獸之類的怪物才放下心來。
ee同樣跟上來,然后跟著李花朝在洞中穿梭。
這個洞大概是進階哨獸挖出來的,所以兩人并沒有感覺到擁擠。
我們在向上走。
虞良感覺得到這一點,這說明哨獸前往了腦域網的上層。
兩人在洞中穿行,拐了個彎又向斜上方攀爬,最終一番新天地便出現在兩人的面前。
這里是巨人頭顱的二層,在腦域網區域的正上方。
也正是在這里,他們看見了血肉文明為逃出這顆星球所做的努力。
在此之前,虞良的世界觀限制了他,他很難想象除了發展燃料科技以外還能有什么方法提高載人航天器的推進能力。
用地球作比喻的話,想要逃離地球就需要每秒鐘10公里以上到的速度,這顆“果”星球的質量不如地球,又受到樹的牽引,可能不需要那么快的行星逃逸速度,但虞良仍舊不覺得這是一個“生命體”能達到的速度。
然而在這里,在這個巨人頭顱的二層,虞良居然看見了一種特殊的可能性。
原生人的載人航天器呈梭形,長度在三十米左右,整體被分為多節,看起來有點像是人類的火箭,同樣分成多個部分。
最頭上的那一節只有五米左右,體積較小,這大概就是航天器的載人部分。
載人部分的表面是嚴絲合縫的玉質白骨,水滴形的頭部左右各有一只瞪大的圓眼睛,表面被特殊的澹黃色晶狀體所包裹住。
第二節屬于腰身,呈現出一種流線型的細長,外表面密布一種特殊的倒鉤,似乎是要在空中抓取什么,此外它的身體還生長著大量的氣孔,這一節虞良表示看不懂。
第三節則是形似推進器,一個大孔連帶著數個小孔,黢黑的孔洞通向飛行器的內部,但虞良并不認為這東西是利用燃料產生推進能力的。
因為他沒有看見燃料的存儲部位,而且這孔洞是“活”的。
周圍生長著細密的絨毛,由軟質的肉塊組成,看起來擁有極佳的伸縮性和擴張性,唯獨不擁有對抗火焰燃燒的能力。
如果這種推進器也是通過點火來產生動力的話,整艘飛行器恐怕都會被點燃。
推進器的后面竟還有一節,這一節由大量形似腫瘤的球狀物構成,密密麻麻地連接在推進器的后面。
這樣的設計令虞良表示無法理解,推進器的后面還安裝這種巨大的腫瘤,這不是阻擋了氣體噴射嗎
在梭形航天器八個方向各有鋼索一般的筋腱,它們連接在航天器的尾端,如一柄巨大的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