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選擇題有將近數十頁,虞良快速翻過那些長相怪異的人,來到最后一頁。
一個人擁有著畸形的大頭腦袋,一個人則是極瘦,臉上的皮肉層層堆疊。
這是
是剛剛在幻覺里看見的原住戶和走廊盡頭的那個瘦人
虞良看見了自己稍微熟悉一點的畫面,心中頓時警醒起來,他注意到在這最后一頁上,原住戶并沒有做出選擇。
沒有選擇
是因為他覺得這一切都是騙人嗎
然后就真的變成了這道題中的涉及的鬼人形象
不過這么說的話,這道題的兩個選項都是鬼人嗎
虞良若有所思,他繼續翻下去,賬本中鬼人測試的部分到此結束了,但賬本還有后續的內容。
那是一些有些混亂的話語,似乎是原住戶在變異成鬼人后才寫下的東西,這個狀態的原住戶和精神病差不多,雖然瘋瘋癲癲,但還是有部分時間可以恢復神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溝通的不是惡靈,是我們自己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的東西”
“是還原,純度極高的還原”
“吃掉嬰兒,那些人在吃嬰兒,嬰兒的純度更高”
“小孩,小孩也行。”
“要不讀書的才好吃,不學習的都可以吃,不工作的統統吃掉。”
“有錢人都在吃,為什么不讓我吃”
“我不吃獨食,我會分給你吃的。”
“要不吃點純度低的”
這些話語到這里戛然而止,這些話語還是能看出一些邏輯的。
首先可以確認,人變異成鬼人并不是因為什么所謂的惡靈,這個說法似乎本來就說不通。
鬼人溝通的也不是惡靈,而是自己身體里的某個部分,聽起來有點像是第二人格那種意思。
嬰兒、小孩、不學習不工作的人,這些人的被譽為純度極高的人,是可以“進食”的存在。
所以這些人有什么共通之處嗎
虞良思考著這些人的相同點,最終得出一個或許可能的答桉。
社會性
又或者說是服從性
總之是相關的東西,大概就是這種意思,相較于老老實實上學上班的正常人而言,這些嬰兒、小孩是不是更接近于天性
野性
所以這樣的人會更好吃嗎
而且有錢人也都在吃這個,這句話就讓虞良覺得有些毛骨悚然了,因為他隱隱覺得這是真的。
前面執法者在驅魔所的門口說到過,那些有錢人就喜歡折騰一些不科學的東西,是一群聰明的傻子。
恐怕不是這樣,有錢人和普通人之間已經出現了鴻溝般的差距,所以那些執法者們無法理解有錢人的行為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