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
攝影師會精細化,根據個人職業所長變成“風景攝影師”“人物攝影師”等等。
又像是虞良現在的職業作家,職業精細化以后就可能變成“懸疑作家”“言情作家”等等。
也正是因此,每個人晉升t1后的異化職業能力將會再次變化,原有的能力會進行修改,特點更加突出,還會根據精細化的職業特色獲取一個近乎于專屬的能力。
比如“懸疑作家”和“言情作家”,都是由t2級別的作家變化而來,但他們的能力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因此,想要通過“職業名稱”來判斷t1職業的異化能力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這種由上而下的秩序里,玩家聯盟中大部分玩家便接受了以“職業名稱”作為代稱,這足夠方便,而且對大部分人來說基本沒什么風險。
正常來說,普通玩家只能通過職業名稱猜到對方是否是體武者,其他的具體能力一概不知。
至于陸明哲到底是叫“虞良”還是叫“陸明哲”,冒險家就更不在意了。
畢竟陸明哲說過,這和根源怪談有關,可能這兩個都不是對方的真實姓名。
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叫他“陸明哲”呢,畢竟這個名字沒什么人知道,這讓冒險家莫名地有種“這是我兄弟所以我才這么叫”的自豪感。
“所以它們都是草嬰變的,對吧”冒險家說出了自己的猜測,“你還有出了怪物欄以外的存儲怪談生物的地方,應該和你的職業能力有關系。”
這樣的判斷也不難理解,冒險家試過用“開盒”去開別人的四欄,但那似乎并不是封閉空間,所以無法使用。
然而這招對陸明哲有效,那就說明打開的不是怪物欄。
況且之前他是看見過的,陸明哲可以憑空拿出來的怪談生物遠遠不止一只兩只,那可不是怪物欄能容納的量。
“差不多吧。”虞良不知道冒險家是怎么聯想到這里的。
李花朝他們都是草嬰變的
作家的草嬰宇宙是吧
不過也沒什么差別。
“那個女修士有沒有和你講過關于元神和識神的概念”虞良想要和冒險家互通情報,冒險家比他早進入副本,應該有些他不知道的線索。
“講過。”冒險家點點頭,“那家伙就是在講這東西的時候趁我不注意把我迷倒的。”
“所以是每遇見一個人都會講述一遍”虞良回憶著當時女修士的狀態,當時的她透露出來的狀態好像是隱居的瘋狂科學家,因為太久沒人分享,所以才會將這些內容告訴他。
現在看來,似乎每個進入實驗室的人都會被灌輸相關的概念。
怎么
原來女修士也是個傳道的狂熱分子
虞良并不覺得。
所以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傳道授業的目的可能是和剝離識神有關。
難道說那個女修士不能剝離對“識神”沒有認知的人的識神
也就是說,要剝離識神,必須先要讓對方明白識神究竟是什么
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