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人,五個問題。”
書匠看著正在思考著的眾人,祂伸出了手,圓乎乎的手掌中立刻就生長出來了五根指頭。
“五個人”虞良回頭望去,目光停留在其中四個人身上。
冒險家、許辭兮、阿澤、調香師,再加他自己,看起來只有他們這些純粹的“人”才是書匠口中的人,是能夠提問題的人。
“五個人我們明明有十幾個人。”冒險家當即表示這邊不止五個人,他隱隱能夠猜到這是為什么,但他還是想要將這個問題提出來。
萬一能夠說服書匠呢
多說幾句話的工夫就能白賺十個問題,不提白不提。
“不,他們幾個就是他,而他們幾個不是本人。”書匠指了指人群,說出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語。
虞良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意識到了書匠的話語究竟是什么意思。
獵人賭徒小仙姑他們都是作家,而秘書、幻眠師他們并非是本人。
嘶
簡單的一句話就讓虞良意識到了一些什么,以前的他僅僅是有所懷疑,但現在基本上是比較明確了。
創設角色就是作家的一部分,可以認為是作家某個思想的具現化。
人不能想象出超出想象的東西,作家筆下的角色性格可能并不會和作家相同,但他們絕對是作家的一部分。
比如設定的角色性格是暴躁,那么作家為暴躁角色設計的言行就是作家所理解的“暴躁”的人會做的事情,因此他們就是作家思想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是這樣的話,李花朝和賭徒他們都是我思想世界的一部分
呃,我可沒有這么跳脫的思維,也沒有這么抽象的性格。
虞良立刻就在心中表示否認和拒絕,但內心深處的恍然大悟又在提醒著他
別掙扎了,其實你早就想到了,不是嗎
最終,他只能嘆一口氣,一直裝在腦袋里的另外一個問題又得到了解決。
對比作家和演員這兩個職業,肯定會對職業的表現形式產生一種疑惑。
作家創作了筆下的角色,角色是一個新生的事物,那為什么正常情況下作家只能切換角色而不能召喚出角色
演員飾演了一個角色,讓自己完全沉浸在了角色的設計中,按理來說應該是將其作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采用切換的形式使用角色能力,而非是召喚才對。
從這一點看,作家才應該是召喚創設角色,演員才應該是切換人格分身,這才符合正常的怪談職業設計思路。
現實情況卻是剛好相反。
現在,虞良有所頓悟了。
因為創設角色是作家思維的一部分,他們并不能獨立于作家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這大概就是創設角色們總是會自發接近作家的緣故。
只要身處作家的身邊,他們才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