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石煉所采用的裝備是全中國最先進的,整體設備由美國貝林馬肖公司設計,紐約馬歇爾工程公司制造,并聘請美國工程師現場指導,可惜時代背景注定了石煉的命運多舛。”
“鋼鐵,人類進步的成果與動力之一,到今天鋼鐵產業已成為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基礎工業,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系統”
影片隨即用非常簡單易懂的圖框展示,一塊鐵礦石是如何通過高爐燒結變鐵水,然后由轉爐煉成鋼水,接著經過連鑄和軋鋼最終演變為大家所熟知的鋼材。
影片是由三鋼電視臺根據過往素材緊急制作的,再經kbs重新剪輯并配上韓語解說,一時間演播室內鴉雀無聲,大家聚精會神十分期待vcr接下來要講什么。
“龍煙鐵礦公司成立后在石景山修建鋼鐵廠,1919年9月石煉破土動工,設計年產八萬噸鐵,六萬噸鋼,計劃1922年5月投產。”
嘶樸初瓏倒吸一口涼氣,不知不覺她已被影片的內容深深吸引,結果下一秒她便眼眶泛紅幾近要流淚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占領石煉后施行軍事管制并交給日本興中公司管理,旋即驅使近萬名國軍戰俘和抓來的勞工進行修復。”
“可悲的是,自1919年動工的石煉歷時十八年沒有煉出一噸鋼,最終卻被日本人用人命完成了,1938年11月20日經過數月修復,石煉在日本人手里淌出了第一爐鐵水,這被后人稱為龍煙鐵廠的第一滴眼淚。”
“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為掠奪資源不惜殘害中國人民,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45年石煉以及龍煙鐵礦僅一個月就出現數萬勞工死傷,累累白骨罄竹難書。”
演播室內寂靜得落針可聞,片刻后傳來斷斷續續的抽泣聲,同為二戰受害者韓國人感同身受,尤其看到戰敗后日本人用鐵水封閉了石煉高爐,現場隱約能聽到一陣陣的阿西八。
無可救藥,原地報廢,這是美國專家戰后視察石煉得出的結論,但中國人民不信邪,石煉新上任的廠長兼總工程師被譽為青年煉鐵專家的安朝俊就是其中一員。
他先是將石景山煉鐵廠改名為石景山煉鋼廠,又利用美國的高爐挖補法花費兩年時間恢復了部分高爐的生產能力,1948年1月石鋼順利出鐵,成為抗戰勝利后中國唯一一座開爐生產的大型煉鐵爐。
只是然并卵,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石鋼在被反動派管轄的兩年中倉儲資金不翼而飛,工人薪資長期拖欠。
礦區更甚,新設備非但沒增添一臺,原有設備和物資還被駐守人員盜賣,所幸時間來到了1948年底,平津戰役打響。
12月17日,在安朝俊和地下黨的保護下,石景山煉鋼廠完整地交還到人民手中,從此拉開了嶄新的篇章。
面對長期吃不飽飯面黃肌瘦的石鋼工人,解放軍143師緊急調運了25萬斤糧食用來接濟他們,而這一舉動也讓工人們意識到他們再也不是被壓迫和剝削的對象,由此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產熱情。
僅僅六個月石鋼就全部恢復生產,半年產鐵26萬噸超額完成國家計劃,這還不算什么,一年后石鋼產量激增至34萬噸,聽到這個數字演播室內齊齊響起了不可思議的驚嘆聲,然而奇跡還在延續。
1959年石鋼3號高爐投產
1964年建成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
1967年石鋼正式更名為首都鋼鐵公司
1987年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其中五十元紙幣中的工人原型就是首鋼特鋼煉鋼爐長張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