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端坐白蓮,望著遠去的太一身影,長長的嘆息一聲。
這一生嘆息之中包含頗多,說不清,道不明,就連東華自己也不知道在嘆息什么。
或許是惋惜吧
天穹中的對立,如同戲劇般的結束,可是仿佛本就該如此,畢竟兩人的身份極其特殊,可是卻從來沒有一次交談。
太一最后看起來很大方,其實是無力阻止,一盤下出了兩人的道境修為,而太一可謂一敗涂地。
所以光憑道之修為,這一局東華贏得很絕對,而論戰力的話,說不好誰強。兩人都為準圣巔峰,又各有手段,不真正打一架,誰又能知道呢
東華回到泰山之上,此時距離太一出現已經過去了九九八十一年,也就是這一盤棋下了八十一年。
泰山之上的神道化身已經修成了一半的諸天,東華再次汲取天界之力,匯入化身之內。
一方方諸天不斷成型
東華在不斷匯聚天界之力的同時,又看見了遠處的地界入口,眼神一動,說道“借本源之力一用”
隨后一伸手,三生石出手,直通幽冥地界,作為一道媒介,開始吸收地界之力。
而身處地界的后土仿佛沒有看見一樣,不聞不問,一心沉浸在大道的修行之中。
而此時東華已經匯聚天地二力,至于人界之力,就是洪荒之力,倒是不需要刻意去吸收。
因為身處洪荒,無時無刻的不在吸收洪荒的力量,又何須特意去吸收。
這一刻,匯聚天地人三界之力,神道一百零八諸天終于形成。
“神道第四境,天地境”
當然了,普通修行神道者自然不需要東華這般去修行諸天之力,只需要凝聚演化內天地即可
“仙道第五境修法則,謂之金仙境,金者,不朽也”
“而神道修行規則,演化天地規則,所以神道第五境為規則境”
后天神道創造到這里,算是圓滿完成洗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金仙境界是修行的一道分水嶺,也只有此境界中人,才配稱一句高手、強者
而第六境太乙境,才是真正逍遙,洪荒無論在任何時期,太乙都是絕對的高手,因為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境界,也是一個過度境界。
而神道的第六境,才是最關鍵的一個境界,因為需要將天地演化成一方世界,修成體內神國。
神國之內,吾為尊
“神道第六境,世界境、神國境”
以虛化實,以實化虛,虛實結合,演化世界神國。
神道化身開始演化體內世界神國,一百零八諸天演化為一方方世界,共計世界一千座。
“大夢三千,一夢一古,一夢一界,吾做不到接引的三千,但是在自己的體內神國還是可以的。”
這一刻,東華一夢萬古,一千神道世界開始不斷演化,萬物化生,由物及人,生靈現,信仰成
只見神國之內,東華端坐神臺,講述大道神經、東華上帝寶誥,下邊群神恭敬侍立兩旁,聆聽神音。
第六境成
“何為神”
“神者,規則秩序也”
“仙道第七境界為大羅金仙,大為廣,意指無量,羅為網,意指包羅,大羅無量,包容諸有,也是道的終點。”
世間萬事萬物自有一定的定數,也就是所謂的命運,而準圣追求的就是突破命運的限制,以求超脫彼岸,達到混元如一的境界。
其實大羅金仙就是道的終點
因為準圣是大羅,混元也是大羅,君不見混元被稱為混元大羅金仙,準圣跟混元只不過是大羅的不同體現而已。
只不過大羅太廣大了,讓人看不到終點,這才有了準圣境界,實際上準圣也還是大羅境界,只不過是超脫了時光長河的大羅金仙。
“那么神道第七境界是什么了荒古時期稱呼此境為神帝境,一聲帝君道出此境之妙”
“神道大羅修行規則之力,從世界之中演化規則秩序,大道即為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