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族一統,洪荒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三道圓滿,洪荒遍布人族。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伏羲開始了治理洪荒,上到廟堂,下到田野,每一處地方都有伏羲的身影。
也是這一年,伏羲召集洪荒萬族,于陳都共商要事。
再這一次會議中,萬族共同訂立了“人道法典”,以此作為人道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人道至高無上的法典,萬族共尊。
典成之日,天地人三道齊臨,玄黃功德從天而降,“人道法典”成為一件功德靈寶。
除此之外,伏羲正式布武天下,將人仙之法傳遍洪荒。
人仙之道,又被稱為武仙之道,殺伐無雙,直至混元。
道成之日,天道降臨,欲要毀滅此法,伏羲雖然抵擋住了天罰,但是人仙之道卻也受到了天道詛咒。
修此法之人,不成仙道,壽命只有五百載,與凡人無異。
成仙道不成金仙者,壽一元會!
只有突破金仙,才不受壽命限制。
雖然人仙之道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很多人族開始修行此道,因為人仙之道,對資質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管你資質差與好,都能修行。
因此,人仙之道才大行洪荒!
人族憑借人仙之道,迅速崛起,補齊了高端戰力和底層戰力,威壓洪荒,諸天顫栗。
也是從這一年起,人族正式進攻諸天,開始搶占諸天萬界資源。
源源不斷的氣運和功德匯聚在陳都,伏羲的修為一天比一天高。
而除此之外,伏羲發明了種植之法,人族從捕獵時代進入農耕時代。
對于普通的人族來說,捕獵不再是唯一生存的手段。
巍巍洪荒,良田遍野,尤其是在洪荒東部和南部。
為了耕種,人族發明了古老的耕種器具:耒耜,伏羲為此親赴通背黃牛族,與其族長簽訂盟約。
從通背黃牛族分出普通的牛族血脈,作為耕種之牛。
也是從這一天起,牛族成為人族的盟友,其依附于人族,迅速成長起來。
其后伏羲完善音道,創造出普通人族能夠彈奏的樂曲,也發明了第一件凡人樂器:瑟,其長七尺二寸,上有五十弦。
伏羲用瑟創造了一篇樂曲,名曰:《立基》。
也是從這一天起,人族樂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各種樂器被人制作出來,一曲曲成名之樂傳遍天下。
以樂載道,奏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因此樂道之始的立基,可以御邪避魔,修身養性,壯大元神。
而再其后,伏羲圣游天下,定人倫之別,立嫁娶之禮。
“同姓不婚,一夫一妻制,即男女相愛,欲共度余生之時,男子需要將女子娶為妻,以財作作為彩禮,而女方也須以物為嫁妝。”
婚嫁之法,奠定了人族發展的基礎,使得人族人口大增。
人倫之別,讓人族畸形孩童的出生率降到最低,保證了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而在最后伏羲根據八卦之法,立人族十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又從萬族之中遴選十二神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為十二地支。
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配以歷法,大行人族,也是從這一刻起,人族有了屬于自己的立法。
伏羲為人皇,人族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伏羲治理天下人族,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
調陰陽之氣,和四時之節,察陵陸水澤肥墩高下之宜,以立事生財,除饑寒之患,辟疾疢之災,中受人事,以制禮樂,行仁義之道,以治人倫,定嫁娶之禮。
人族的變化日新月異,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元會的時光過去了。
而就在這一天,伏羲于陳都再行分封。
以五方大陸為本,以天庭五方上帝為樣,封人族五帝治理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