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后,緊接著就是國慶。
幾周的時間,國慶在即,張洋索性也沒忙著回魔都,準備過完國慶再回去。
這幾周以來,他一方面穩坐四季酒店,徹徹底底將這座瀛海地標,盡掌手中,另一方面,在瀛海的商界圈子里,也聲名鵲起。
四季酒店的張董,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總而言之,這次回來的相當值。
海琴酒樓這邊,盛況持續,在瀛海相當一部分老饕的口口相傳中,生意紅火到爆。
它是異鄉人眼中家鄉的味道。
是工作之余,閑暇之際,同事朋友們聚餐的首選。
是深夜食堂,也是人間煙火
火成這樣,自然也是火到沒朋友的海琴酒樓一火,附近的幾個酒樓,全部都岌岌可危。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兆海兩口子,開始籌備二店。
這一次,地點選在了瀛海相當知名的餐飲一條街,東元路。
東元路上,各種餐飲門店齊聚,不乏瀛海的老字號高端餐廳,而且,一開就是十幾年。
“我們這家店位置絕對好,接手就可以營業。”原店老板無比熱情,口水都快說干了。
張兆海和宋文琴兩口子站在這家嶄新的飯店門前,看了很久。
這家店好像也沒開多久,里面的一應設施,廚房設備,全部都是全的,真就是接手就可以營業。
而且,地方還足夠大。
這家要是開了,足夠讓第一家海琴酒樓那容納不下的食客們,全部都來二店這里。
“位置這么好,怎么會不做”張兆海忽然問了一句。
一聽這話,店老板有點尷尬,看向別處,沒正面回應。
倒是宋文琴品出味來,道出真相。
“你也不看看東元路上,這么多年,那幾家老店一直沒動過,其他家走馬燈一樣,來了又走,你覺得什么原因”
“競爭太大干不過”張兆海若有所思。
“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你想想好,海琴酒樓二店要不要開在東元路上。”宋文琴認真問了張兆海,“如果在東元路上站穩腳跟,對咱們家來說,相當有意義,但是一旦沒做下去,就和這家的今天一樣。”
“開,必須要開,就在東元路上開”張兆海想也不想就果斷說道,頗有點豪情壯志。
“那行,那咱們就談談。”宋文琴點點頭。
片刻之后,兩口子找了店老板,繼續深入聊了聊轉讓費用這一塊。
大半個小時后,可能是店老板實在是急著把店盤出去。
雙方終于達成一致。
晚些時候,店門口,賓利和邁巴赫從這家曾經叫做瀛海味的酒樓門前離開。
不遠處的隔壁酒店。
店里的老板和老板娘走出來,遠遠打量著遠去的車影。
“這么快就有接盤的人了乖乖賓利邁巴赫新買家這是什么來頭”老板娘語氣難掩驚嘆。
東元路上的老店,這么多年一直巍然不動,他們自然都是有自信的。
但是,他們也怕過江猛龍過來把東元路的水給攪的翻滾啊一個實力強橫的新接盤商家,對所有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四季酒店辦公室內,張洋并沒有閑著。
他雖然人在瀛海,但是一直遠程管理著自己旗下的大小產業。
作為大老板,細節未必要事無巨細,但是大的方陣方向,在他的把控下,肯定是不會出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