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雖然是個人才,有深沉厚重品質,可畢竟積蓄尚淺,不可能支撐大局。當然,也說不定有奇跡。”羅大師道:“走吧,你兒子蘇劫絕對是人中之龍,沒有必要在許家這個泥潭中打滾,廣闊天地,任他翱翔。”</p>
</p>
蘇劫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p>
</p>
其實他覺得自己真的不怎么出色,雖然讀書次次考第一,功夫也還不錯。可家里很多事情都沒有解決,老姐也只能讓她深陷虎狼之窩。</p>
</p>
“蘇劫,那你就跟著羅大師和麻大師學習,我這就回去。”許影知道羅麻兩位大師都是奇人,既然看上了蘇劫,要教他東西,這是天大的好事。</p>
</p>
車子幾個小時后到了G市。許影坐飛機前往S市。</p>
</p>
而羅大師卻帶著蘇劫直接飛去了B市。</p>
</p>
B市是北方,真正全國中心,和S市一南一北,在世界上都有巨大影響力的城市。</p>
</p>
基本上國內的一流大學都在B市。</p>
</p>
羅大師帶著蘇劫下了飛機之后,就有人來接,到達了一片古老的四合院外才停留下來。</p>
</p>
蘇劫進入了四合院中,發現裝修很簡單,但他的心陡然安靜了下來,四周一點聲音都沒有,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覺得十分柔和,他不懂風水都覺得這院落之中,大有學問,似乎天文地理人和都處于了一種極其協調的狀態之中。</p>
</p>
這就是建筑的藝術。</p>
</p>
“易經之中講究的是觀察天地萬物,借助山川大地來陶冶人之性情,最后到達天人合一之境界。”羅大師道:“觀山之雄偉,得人之品德如山一樣高尚,觀大地廣袤,學其厚重沉重承載一切的胸懷。最后人的心靈融入天地,不分彼此,此心靈境界,又超過了活死人之地步。”</p>
</p>
“可是麻大師說超過了活死人的心理素質狀態,貌似就是金剛經之中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蘇劫站在院子中:“這是看破了成住壞空,獲得本性不滅的精神狀態,不過儒家講究的是天人合一,我也不知道究竟哪種精神狀態更高一籌。”</p>
</p>
“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羅大師道:“天人合一,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根,我們華夏文明講究的是人和天地無比和諧,本就是一體,而佛家禪宗講究的是一切為空,連天地都沒有。這是一個永恒的哲學思考,究竟如何,就要你去探索。其實我和麻豐年都在探討這個哲學課題。”</p>
</p>
蘇劫也陷入了思考。</p>
</p>
哲學這方面的東西,實際上非常深奧,比起任何科學都要復雜,是個指導人思考的鑰匙。</p>
</p>
“蘇劫,你現在還年輕,不足十八歲就有了這樣的成就,這是我看中你的原因之一,可仍舊不是最重要的。”羅大師道:“最重要的是你這個人的品質已經做到了知行合一,而且胸懷正氣,雖然現在還稚嫩,可只要走下去,不走偏,就會大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三觀正確。其實像你這樣的少年,我也不是沒有看到過,但性格有的是孤傲不遜,有的是偏激成狂,有的是一心求道,冷酷無情。還是你的這種性格符合我口味。”</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