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斷?”張晉川問:“老校長,此字怎么說?”</p>
</p>
“斷,所謂是無眼耳鼻舌身意,佛家的九識理論實際上很重要。你可以去研究下。整個人安穩如泰山之后,想要進步,已經無峰可攀登,就要破舊立新,自我革鼎。所以佛家的斷,就是易經的革卦,依我所見,蘇劫已經到達了這個境界,所以,他的心理素質比你高。”劉光烈眼光毒辣。</p>
</p>
如果蘇劫在這里,他聽見這么一番話,絕對如雷貫耳,把心中的所有思考都融會貫通,因為他現在思考的東西,被劉光烈清晰的講解了出來。</p>
</p>
但劉光烈只把這個說給張晉川聽,不給他聽。</p>
</p>
“斷......怎么斷?”張晉川有些迷茫。</p>
</p>
“這就是心靈修行的難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不能夠身教,不如武術動作,有個標準的規范。”劉光烈道:“悟得到的人,一下就悟了,悟不到,一輩子都在打轉轉,跳不出那個圈子。”</p>
</p>
“斷字后面,就是活死人的境界?”張晉川不去想,而是繼續問下去。</p>
</p>
“我把活死人的境界歸納為一個字,那就是明。明倫的明,明悟的名。”劉光烈道:“人在踏入活死人境界的一剎那,心理會非常的清楚明白,怎么說呢?就如人在死的那一剎那,實際上是一輩子看的最穿,心中最明白的時候,一輩子的恩恩怨怨,愛恨情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都放下了,什么都看開了,這種狀態,就是活死人,我稱呼為明。”</p>
</p>
“原來如此。”張晉川沒有料到劉光烈居然說的這么明白。</p>
</p>
人在咽氣的前一刻,回光返照,心中會在剎那之間回憶自己一生,那是最清晰、最明白的時候。</p>
</p>
“老校長,您是怎么踏入這個境界的?”張晉川問。</p>
</p>
“我在三十年前,就踏入了這個境界。你知道是怎么踏入的么?我去醫院做義工,照顧那些病危的病人和老人,觀察他們死前一刻的心態。在三年時間送走了幾百個絕癥病人之后,就陡然明白了這個境界。”劉光烈把自己最秘密的東西說了出來,“當然,我的明悟不一定適合你,你也可以嘗試著去做,就算不能夠領悟,多做好事,也是種下福田,對你的心性磨煉,有很大好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