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混元太極已經在國外開枝散葉,還修建起來這么大的道場,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這是我的一位日本徒弟開的,聽說我這次過來,一定要邀請我住這里,全程安排好了食宿。他在我這里學了二十年的太極拳,從二十歲開始,每年要在國內住三個月,一下就堅持了二十年,他是我徒弟之中學得最刻苦的,現在成就也是最高。”老陳十分感概。
說話之間,在町屋的門口出現了一個日本人,后面還跟著許多身穿太極服裝的日本弟子。
這個為首的日本人四十歲年紀,國字臉,眉宇之中有一股方方正正的剛毅氣質,尤其是眼睛圓而長,眉毛如蠶,這就是“丹鳳眼”“臥蠶眉”,和關公有些類似。從面相上來看,這種人做任何事都能堅持不懈,而且十分忠義勇猛,但也比較自負。
看來了老陳,這個日本人立刻跪下,磕了三個響頭,他身后的日本弟子也跪下跟著磕頭。
“我要你們別這個樣子。”老陳連忙把他拉起來。
“禮不可廢,這是我們武術和格斗不同的地方。”這日本人恭恭敬敬的說著,但表現出來和老陳不同的看法。
蘇劫知道老陳雖然是傳統武術大師,可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一套拜師儀式,磕頭什么的。他倒是喜歡現代的教練制度,認為這樣的風格才可能教出來好的學生。
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敬畏,那永遠也不可能有出息。
可眼前的這日本人卻很認同那套禮儀,而且把這禮儀帶到了日本,就如軍訓一般規定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
日本武術最注重禮儀細節,甚至連站姿,坐姿,吃飯,喝水,穿衣都要有儀態,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這對格斗沒有任何用處,實際上這是要鍛煉人在行止坐臥之間養成威儀,磨練心態。
心態磨練好之后,武術動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這就如軍隊里面把被子疊成豆腐塊,也是在磨練軍人令行禁止的素質。
但蘇劫也知道規矩多了,就會變成禮教殺人,會磨掉人的靈性,使得人失去創造力。
這兩方面需要一個平衡點。
規矩太多,死氣沉沉,一旦打破規矩,立刻各種創造力新事物就會井噴,但也會造成泥沙俱下,最后禮崩樂壞,不可收拾。
這是陰陽對立。
蘇劫已經參悟出來了這個道理。
所以他的武術功夫現在已經真正有了宗師氣象,他已經明白,無論是功夫還是生活,都必須要能夠把握那個平衡點,抓住最“中庸”的那個點,才可以使得生命的天平永遠處于平衡,不會傾斜墮落。
這些日子,他已經開始進軍“悟”的境界。
“這位是我的徒弟,武田藏,跟我學習了二十年太極拳。”老陳向蘇劫介紹。
“師父,這不是您的徒弟?”武田藏的中文很流利,小聲詢問,他已經看出來蘇劫地位似乎很高,不像是老陳的徒弟,而是朋友。
“這是我們混元太極的外援,是真正的高手。你可以和他試試推手,他會指導你力量和氣流的變化。”老陳道。
武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田藏的眼神中明顯流露出來了不相信。
幾人很快就走進里面的院子和道場,有幾十個弟子在相互推手,還有一些在練習太極拳套路。
老陳的混元太極拳和普通的招數不同,加上了一些快速動作,不是一味的慢吞吞,就如彈琴一樣,時而如春風拂面,珠落玉盤,檐前滴水。時而又如金戈鐵馬,猛攻猛打,大開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