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量子力學已經開始涉及人的意識源頭。
而“蜜獾先生”很顯然,也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實驗,他甚至在推算人的靈魂在宇宙中哪個地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方有個對應點。
用數學物理公式來推算。
不過,這注定不會有結果,因為人類的科學并沒有到達這種程度。
量子力學對牛頓體系的經典物理進行了挑戰,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在微觀領域,量子狀態是存在的,而在宏觀領域,恐怕力學原理在將來也有可能被徹底推翻。
只不過人體大腦之中的意識,究竟是不是量子糾纏的塌縮而造成的,只是科學家的設想,而沒有用事實依據來證明。
“蜜獾先生”好像是個大科學家,在和蘇劫蹲在街頭,討論世界上最深奧的難題。
他再次開口:“彭羅斯和哈梅羅夫兩位科學家認為,在人的大腦神經元里有一種細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組成的,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單元等等,微管控制細胞生長和神經細胞傳輸,每個微管里都含有很多電子,這些電子之間距離很近,所以都可以處于量子糾纏的狀態。
在坍縮的時候,也就是進行觀測的時候,起心動念開始觀測的時候,在大腦神經里,就相當于海量的糾纏態的電子坍縮一次,一旦坍縮,就產生了念頭。你認為這個理論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有沒有自己的全新看法呢?”
“到達目前為止,我認為這個理論有一定的道理,但還需要海量的實驗來證明。”蘇劫道:“當然,我認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人的意識念頭本身就存在了,比如我現在和你說話,實際上這個程序早就在宇宙某個時空設定好了,恰好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空間未知點進行了觸發,于是我們就進行了見面和對話這一系列的流程,就如我們定下鬧鐘,讓它在什么時候想而已。這也是量子糾纏的理論,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觸發點,探索源頭。看我們的一舉一動,是不是設定好的流程。”
“那么說,我們的行為,都是命運之安排?”“蜜獾先生”猛的站立起來,似乎找到了新鮮觀點,他對蘇劫這次是徹徹底底刮目相看了。
“我也只是猜測,還要找到證據來證明這個理論,但現在的科學,很難進行這方面的實驗。”蘇劫道:“我們現在締造人工智能程序,可以設計它來管理某個機械設備,甚至一年時間都不用去看。而宇宙的某套程序機制,比起我們的人工智能程序又強大多少?當然,我的這套設想,實際上也符合量子糾纏的理論。”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和神學。”“蜜獾先生”說了這么一句。
“不,科學的盡頭還是科學,哲學和神學也是科學。只是哲學和神學還沒有被證明而已。屬于猜想性科學,也是理論科學。被證明的科學,屬于實踐科學。神學說了一句話,人可以上天。而科學經過千年探索,制造了無數機器,終于到達了天上。這是用實踐來證明了理論的可能性。”蘇劫道:“先有一個猜想,然后去達到這個猜想。在這過程之中,也許有很多錯誤,也許這個猜想是錯誤的,但這就是科學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你的境界已經到了一種探索真理規律到無窮之地步。”蜜獾先生用中文說著:“我還是想對你說一句,你如果愿意,可以做我蜜獾的首領。”
“暫時沒有什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么興趣,但可以深度合作。”蘇劫道:“蜜獾先生,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可以一起進行研究,我相信,我們一起來研究絕對可以對生命科學進行某種特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