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得不說,那些機會,就是氣運。
國策之下,在那片土地上,無數的機會誕生了,誰能夠抓住,誰就可以改變一輩子,哪怕是后三代的命運。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眼下在這里,對于學武之人,尤其是境界極高的人來說,也是最大的機會。
四大高手,就在這木塔之上,觀看鎮子上的情況。
甚至在極遠處,那大山之中,也可以看到廟宇燈火,一陣陣的鼓聲隨著夜風傳遞而來,普通人聽不見,但在他們的耳朵里面卻甚為清晰。
晨鐘暮鼓。
在夜晚的時候,寺廟有時候會敲鼓。
都可發人深省。
“好了,今天收獲不小。”歐得利道:“光烈先生,就此告辭,我真是希望看一看,誰能夠最終獲得武運龍脈的眷顧,這個過程極為精彩。我其實對于獲得此氣并不是很有執念,但細細感受這個過程,是我最享受的事情。道德經之中不是有句話說,功成弗居。又有一句話說,貴大患若身。若是居功自傲,或是追求大貴,實有大患。”
“哎.....”劉光烈聽見這話,嘆息了一聲:“若論對華夏文化的理解,哪怕是我國都很少有人比得過你,我希望你能把這里的武運留給我們國人。”
“我并沒有這個能力,雖然可以通過風水之道干涉氣運,但也就是增添一些變數而已,從某種理論上來說,我們都是自然的一枚棋子。或者說,我們都是滾滾洪流之中的一滴水而已。”歐得利說的是實話,也他無法確定最后武運龍脈會在哪里凝聚,會眷顧到誰。”
“蘇劫,你的意思呢?”劉光烈問:“你想不想獲得這股氣數?”
“其實這些都是數據,也是我的一個研究課題,其實這里是一個最好的研究場所,千年難得一見。我的這個課題是社會關系如何影響周圍環境,而周圍的環境又如何反饋給人,造成一種良性循環或者是惡性循環,還有人的意念和生活狀態對磁場的影響,能不能夠干涉社會形態發展的軌跡。”蘇劫道:“這其實暗含了修行之道,古人對這個也有很大的感悟,所謂是小隱于野,中隱于市,大隱于朝。身在公門好修行。社會形態會改變環境,環境又影響個體,受到影響最深的那位個體,和整個社會形態契合最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就是氣運所鐘愛之人。這個人的性格,周圍所處的環境,人生的經歷,最契合社會形態,造成一種共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其實是可控的。也就是說,如果研究透徹,回到古代,可以尋找到真命天子,或者是自己培養真命天子。說到底,這是一個非常精準的契合度問題。”
“這個話我就聽懂了。”蜜獾先生道:“做生意也是如此,研究當前的社會形態,推測未來的社會形態是如何,找到了發展的趨勢,按照這個趨勢去做,盡量和趨勢造成一種共振,那就會有巨大成就。但如何共振,這比最精密的外科手術都要精妙幾萬倍。”
“有意思,很有意思。”蘇劫細細品味著,深深呼吸一口,好像要把這里的空氣吸收到達身體中去分析其中的元素:“老校長,我是抱著研究的心態而來,過幾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