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河城去聞喜縣,直線距離大約一千五百里。
倒是從他家大柳樹過去,只要幾百里地。
所以,實際上,方越是準備從大柳樹村過去,順便也可以村子里看看。
如今,方家一家都在夏河縣城里面住著。
也就是哥哥方成每個季度回去一次,方父一開始還經常回去,但是最近這一年,倒是不再跑了。
年紀大了,長距離的路途對于這個莊家漢子來說,太苦了,受不了折騰了。
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官道上,方越也是感慨萬千。
還記得第一次走這條路的時候,還是跟著方虎和二狗,那個時候第一次出遠門,一切對于他說,都是很新奇和陌生。
而現在,一路走來,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這一路風景秀麗,鳥語花香,讓方越都不愿意錯過這美好的風光。
他心中不由得暗暗感嘆。
不過一日功夫,方越就回到了大柳樹村,查看了一下家里的宅院,留著看家的仆役都很是勤懇,里里外外打掃的很是不錯。
方越在宅院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巡視了一圈茶園之后。
本準備離開,但是正好碰上了方氏宗族的族老。
又和對方交談了幾句,得知今天村里有一對新人要辦喜事。
盛情邀請之下,方越也不得不再延緩一天時間。
等到了第三天,方越才終于上路。
從大柳樹村過去聞喜縣,直線距離不過六七百里地,不算很遠。
不過,方越并沒有直接去大柳樹村,而是準備先去隔壁不遠的陳家村一趟。
陳氏在得知他準備走這條路去聞喜縣的時候,雖然當時沒有說什么,但是方越知道,陳氏肯定還是希望自己去看望舅舅一家的。
方越也沒有故意裝作不知,而是主動應下了這件事情。
雖說舅舅一家曾經做的事情并不光彩,但是也已經遭了教訓,聽說這幾年的光景甚至還不如早幾年。
去看看,也就看看了,順路的事情,倒也不算什么。
當然,想要讓方越改變態度,那也是不可能的。
以德報怨這種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
路上走的不慢,兩個村子實際上相距的也并不遠,不過兩刻鐘方越就已經看到了遠處的大地上出現了村落的影子。
與大柳樹村相比,陳家村和周圍的其他村落更相似。
大柳樹村子這兩年,因為都在種茶樹,并且方越還能夠將茶葉高價賣出去。
所以,這兩年大柳樹村的人,生活水平肉眼可見的提高了。
并且周圍其他幾個相鄰的村落,乃至于更遠處的一些村落,都是將女兒家嫁到大柳樹村為榮。
甚至一些人家,為了將女兒嫁過去,連彩禮都不要,還會陪嫁妝。
畢竟,他們可是算過賬哩。
女兒嫁過去,能夠讓家里少一口人吃飯,還能跟著享福。
再說了,不收彩禮,女婿還能讓岳家吃虧不成。
每年回村探親,哪次不是大包小包的帶東西。仔細一算,還要大賺呢。
怎么可能會不愿意如此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