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岡地區對船只有著很大的需求,俗話說得好,買不如造,不如我們幾個直接合資在尤金村組建一個能生產小型蒸汽船的造船廠。”
“直接開辦造船廠”托馬斯瞪大了眼睛,他有些跟不上梁耀的思路。
“是的,直接開辦造船廠,這樣不僅可以直接解決俄勒岡地區船只不足的問題,尤金村的人也能夠在造船廠里工作,當地的木材廠生產的木材也可以就地消化。”梁耀說道。
尤金村地區有現成的上好造船木料,這些造船木料本來也是為圣弗朗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亞造船廠準備的。
俄勒岡地區對內河航運船只又有需求,至少保證了在這里開設小型造船廠有利可圖。
在消化了明輪船的造船技術后,梁耀目前已經將造船的重點轉移到了暗輪船上。
明輪船在他眼里是已經有些過時的東西了,將很小一部分產能轉移到尤金村,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者,俄勒岡墾殖團在威拉米特河谷定居后,也需要便捷的交通工具,對內河航船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利用造船廠將尤金村的要人的利益和自己牢牢綁定,不給自己的屯墾工作添堵。
“那這股份怎么算”一聽到合資辦廠,陪同梁耀一起來俄勒岡地區考察的薩特也瞬間來了精神,他對辦廠,尤其是梁耀辦廠非常有興趣。
自從跟這小子一起辦廠以來,薩特至今還沒有賠過錢。
他在薩克拉門托的鋸木廠已經成為了他的搖錢樹,上個月,鋸木廠又從梁耀那里引入了彎木機,可以直接生產農具的手柄,又多了一門生財之道。
“美洲集團40,俄勒岡墾殖團30,托馬斯先生和薩特先生各15。”梁耀背著手望著平靜的威拉米塔河說道。
造船廠的核心技術是梁耀的,梁耀股份占大頭眾人都沒有什么意見。
俄勒岡墾殖團的代表本來就是唯梁耀馬首是瞻的華商所組成,托馬斯不過是一個小村長,15的造船廠股份,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了。
至于薩特,股份少是少了點,不過他現在已經考慮直接從鋸木廠騰挪兩臺彎木機過來,在尤金村直接開木料廠,為造船廠木料,為俄勒岡墾殖團農具的木料了。
“像您這樣的大富豪,隨便拔根毛下來比我的腰都粗,能和您合作辦廠是我的榮幸”
托馬斯馬上向梁耀表明了他的態度。
以前托馬斯就非常羨慕薩特跟梁耀合作賺得盆滿缽滿,一躍從一個農場主成為西海岸地區屈指可數的大富豪,還是一個大城市的市長。
再看看現在的自己,當初和薩特差不多,現在兩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財富可以說是一天天上一個地下。
梁耀主動向托馬斯拋出合作的橄欖枝,是托馬斯夢寐以求的事情。
至于俄勒岡波特蘭的那位領地總督里奧納多,托馬斯更是沒有一點好感。
跟著波特蘭那些窮鬼混,哪里有跟著加利福尼亞這幫闊佬混來得有前途。
再者,托馬斯和尤金村的村民對波特蘭方面也是積攢了一肚子怨氣。
19世紀中葉美利堅的稅制很混亂,連健全行政體系都沒有的準州地區,稅制就更混亂了,甚至說不上是稅制,和保護費的性質差不多。
準州地區的稅收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來供養領地內武裝力量,為尤金村這樣的小型定居點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