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行商們聽說梁耀已經回到了香山,也紛紛從廣州城趕到香山大營為梁耀接風洗塵。
“這是十三行現在的總商,也是我們同孚行的掌舵人潘仕成。”
潘正煒向梁耀介紹了潘仕成。
“潘總商,久仰久仰,早就聽說潘總商是今上面前的大紅人,圣卷正隆。”梁耀笑臉相迎。
“哪門子的大紅人,這次要是沒有恭親王出面為咱們說上幾句話,我們哥幾個的腦袋恐怕都要交代在菜市口了。”潘仕成自嘲道。
“想來是庭榆兄還是良儀兄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惹得圣上不高興了”
梁耀胡亂猜測道。
潘仕成在商場的官場浸淫了這么多年,不會犯說不該說的話這種低級錯誤,問題只可能出在潘正煒和伍元華身上。
兩人在加州呆得久了,習慣了加州的風氣,回到大清一時半會兒沒有適應過來也是清理之中的事情。
“皇上對洋人的東西還是挺有興趣的,只是某些大臣不喜洋人之物。”潘正煒苦澀一笑,說道,“梁老弟,我們之間的賭約,是我輸了,加州的那些東西在大清沒有用武之地。”
“諸位請坐。”梁耀示意眾人坐下,隨后繼續說道。
“話不能這么說,這些東西在京師,自然不會有用武之地,但在廣東未必沒有用武之地。洪軍門就對我的軍隊裝備的槍炮很感興趣。
諸位在廣東的根基深厚,廣東天高皇帝遠,諸位若在廣東辦廠,只要上下打點得當,不鬧出太大的動靜,這天高皇帝遠的,皇帝老兒還能管得到咱們廣東不成”
梁耀給他們指了一條明路,至于敢不敢辦,就看這些廣州行商有沒有這個膽量了。
梁耀的香山修船廠也需要一些產業配套,再者,目前他在香山的倉庫囤積的燃煤大多是從香港買來的。
梁耀也不希望在燃煤方面被英國人卡脖子,要是廣州行商能在廣東開幾個煤廠提煉燃煤就好了。
哪怕是燃煤質量要比英國人的燃煤差很多,梁耀也能接受。
“說起洪軍門,洪軍門前些日子還來找我,說是想要購置一些洋槍洋炮,用來加強廣東海防,防范英國老。希望我們伍家能夠捐點銀子。”伍尚榮說道。
“洪軍門要是從我這里買船買槍,念在同胞之情,同鄉之誼,梁某愿讓利,便宜一些賣給洪軍門。”梁耀說道。
“廣東海疆如果穩固,對我,以及諸位都有好處,若是英國人再犯廣東,迫使大清割地賠款,這賠款到頭來,還是分攤到諸位頭上。
與其將這些白花花的銀子賠給英國人,倒不如多少捐些給洪軍門買槍炮。”
梁耀的這些話并非危言聳聽,兩次鴉片戰爭的賠款,廣州行商通過捐輸的形式承擔的賠款不在少數。
軍火向來是十分暴利的買賣,利瀾一點也不比鴉片低。
梁耀也有心打開軍火外貿市場,目前加州所產的這些軍火,英法德這些工業實力強勁的國家自然是看不上加州的這些軍火。
大清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要是能在洋務運動前打開大清的軍火市場,打下良好的口碑,日后搶占大清國的軍火訂單也要容易一些。
10110151329659408ht,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