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你是美利堅的公民,美利堅的公民在大清享有治外法權,大清的法治不了你的罪,大清的官更不敢動你。”梁耀提高了音量。
說完,梁耀又轉頭交代胡勁臣,派船去日本也收一些糧食。
往后安置地的流民只會越來越多,未雨綢繆,多準備一些存糧總是好的。
“回頭我也以訓練鄉勇的名義向葉巡撫要一些糧給梁公子應急。”潘仕成說道。
“感激不盡。”梁耀朝潘仕成拱了拱手表示感謝,“勞煩潘總商再幫忙采購一些御寒之物。”
“區區小事不足掛齒,此事包在潘某身上。”潘仕成催促道,“梁公子,我們去挑選鄉勇吧。”
移民安置地對安置地內的流民有進行簡單的統計,在胡勁侯的幫助下,梁耀和潘仕成很快完成了鄉勇的挑選工作。
從三萬八千多名流民中,挑選了一百五十人作為粵勇的基礎。
這150人至少都粗通文墨,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大清的文盲率雖然高,但從三萬八千多人中挑選出一百五十號識字的人還是可以做到的。
“150號人會不會太少了。”潘仕成覺得梁耀挑選的人太少了,想要再多挑選一些。
“不少了,貪多反而嚼不爛,當務之急是先把粵勇的架子給搭起來。”梁耀認為一百五十人不多不少,剛剛好。
“這些人是作為基層士官培養的,只要將這些人培養起來,日后就算迅速將人數擴充十倍,粵勇也能保證一定的戰斗力。再者,驟然招募數千鄉勇,恐招來禍端,”
雖然潘仕成獲得了編練鄉勇的許可,但是滿清高層對大規模開放鄉勇一事還是顧慮重重。
一開始就征募大量的鄉勇,容易引起滿清高層的警覺,這對潘仕成和梁紹瓊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剛開始的這一步,還是謹慎點為妙。
潘仕成是聰明人,很快領悟到了梁耀的用心“還是梁公子考慮的周到,是潘某有些心急,有些得意忘形了。”
“王樹”梁耀喊來加利福尼亞一連連長王樹,“你的教官團隊留在廣州,協助潘總商訓練粵勇,訓練不要打折扣,按照加利福尼亞步兵團的標準來訓練這些新兵。”
“是,上校”王樹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梁耀從加利福尼亞步兵團的各連抽調了十五名班長組成教官團隊幫助潘仕成、梁紹瓊訓練第一批鄉勇。
加利福尼亞步兵團基本是由早期的華人移民組成,而亞利桑那步兵團則是梁耀在美利堅東部和南部招募的老兵組成。
顯然,比起亞利桑那步兵團,加利福尼亞步兵團的士官更適合訓練粵勇的工作,畢竟都是華人,沒有語言溝通障礙。
潘仕成非常羨慕地看著這些身材健壯,軍容整齊的教官團隊。
他對梁耀精心挑選的教官團隊非常滿意,潘仕成知道加利福尼亞步兵團是梁耀最為倚重的部隊。從這支部隊中挑選士官,足見梁耀的誠意。
“好馬配好鞍,好兵須配好槍,既然采用西法練兵,也應當用西洋快槍,不知梁公子能否賣一些西洋快槍給我武裝粵勇”
潘仕成向梁耀說起了購置武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