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1851年已有的財政支出,到了1852年不僅一個沒少,而且支出金額也更大了。
比如說技術移民產業工人補貼,在這一方面,梁耀本人的判斷也出現了失誤。
1850年技術移民的人數不足千人,其中多數還是美洲集團的雇員,1851年,隨著加州煤鋼聯盟和加州鐵路行業的興起,這個數字勐增到了3500。
梁耀在年初時估計1852年技術移民的數量將達到8000人左右的規模,實際證明梁耀還是有些保守了。
加州1852年的技術移民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5000人,接近梁耀預計的近兩倍。
加州的技術移民,其實主要就是產業工人,此前的主要來源地是美利堅東北部地區。
而在1852年,技術移民的主力軍破天荒的不是美利堅東部地區,而是來自歐洲地區,其中主要以英法移民為主。
促使這些歐洲移民涌向加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此時的美利堅由于發現了加利福尼亞的金礦,以及鐵路行業的蓬勃發展,正在漸漸走出19世紀中葉的全球經濟危機,經濟恢復了高速增長。
相形之下,以英法為主的西歐老牌列強還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霾之中,國內罷工運動不斷,政局動蕩不安,拿破侖三世甚至在去年12月公然稱帝,恢復了法蘭西帝國,引起了整個西方世界的震動。
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一旦擴散開來,未能得到及時解決,很容易釀成大戰。畢竟政客們都清楚戰爭才是拯救經濟的最有效的良藥,就是這個良藥有點費人。
此時英法都已經在擴軍備戰,準備著手解決克里米亞問題,阻止沙皇俄國勢力的西擴南下。
1851年英軍人數為20萬,法軍人數為40萬,而到了1853年,英軍人數達到了236000人,法軍人數達到了447000人。
當然,沙皇俄國更是重量級,俄軍人數從1851年的56萬人飆升至1853年的111萬人。
而同時期美利堅軍隊的人數,算上海軍頂多也就兩萬多名的正規軍,連人家的零頭都沒有。
很多逃離歐洲涌入加州的移民,除了抱著淘金致富的目的之外,也抱有躲避兵役,遠離戰爭的想法。
歷次歐洲爆發戰爭,美利堅移民人數都會暴增,這個時代的歐洲人在歐洲過的不順就喜歡往美利堅跑,把美利堅當作避風港。
歐洲移民的增加對于梁耀來說也是好事,至少可以稀釋掉一部分美利堅東部移民在加州的影響力。
當然,前提是加州能夠成功消化這些移民,否則這些移民紅利就會變成累贅。只有能夠納稅的移民才能為加州創造出價值。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現在加州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51萬,如何安置并消化這些人口,讓加州的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對加州政府來說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加州的欣欣向榮是建立在輕徭薄賦的政策,以及巨額的財政補貼之上。在享受了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承擔一些代價。
一部分人的歲月靜好總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負重前行之上。
目前為加州負重前行的是加州州政府的財政,而加州的財政稅收,主要是由金礦礦主以及廣大的淘金者們貢獻的。
從1848年興起的淘金熱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基本上容易發現、開采成本低的富礦都已經開采的差不多了。
加州的淘金行業也有周期性的瓶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