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的紅溪慘桉中,荷印殖民政府為了削弱華人的影響力,扇動了排華,超過一萬名華人遇難。
事后荷印當局還當心大清報復,遣使到京師致歉。
乾隆皇帝聞之此事不怒反喜,認為這是海外華人咎由自取,并沒有追究荷印當局的責任。
這也是為什么今天荷印當局在婆羅洲島的擴張運動中,敢對華人肆意妄為的原因。
類似的悲劇直到20世紀末依舊時有發生。
實際上南
宋滅亡之后逃到東南亞的華人移民也帶有濃厚的政治屬性。
不過蒙元所滅之國手指頭和腳趾頭加在一起都掰扯不清有多少個,又不缺南宋這一個。
加之元朝存在時間短,元朝統治者對中國南方地區的控制有限,元帝國也需要依靠海上貿易來充盈自己的國庫,因此對東南亞華人的態度還沒有清朝如此警惕和敵視。
東南亞的華人群體足夠龐大,也擁有足夠的財富。
只要清朝政府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在東南亞地區施加影響力。
退一步講,哪怕是東南亞有一個華人政權得以存續,后世的排華運動至少幕后的策劃者在策劃之前也會心存顧慮。
南中國海,甚至馬六甲海峽的航道安全,也能有多一分保障。
只是很遺憾,這些都沒有。
「送上門的海外領地都不要」弗里蒙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理解清朝統治者的腦回路。
「現在他們送到咱們門前了,咱們要嗎」梁耀笑著反問弗里蒙特。
弗里蒙特略微遲疑了一番,經過短暫地思考,權衡利弊之后,他非常肯定地回答道「要肯定要無論是為了熱帶種植園,還是為了在東南亞獲得戰略支點,都值得搏一搏。」
探險家出身的弗里蒙特是個極具冒險精神的人,對海外擴張的態度比較激進。
弗里蒙特和梁耀想到一塊去了,在婆羅洲島獲得一塊根據地,梁耀要的不僅是橡膠種植地,更是一個戰略支點。
英法實力強勁,這兩位重量級選手的海外殖民地動不得。
梁耀能動的只有西班牙和荷蘭的殖民地。
當然,這兩個國家也不能同時得罪,不然梁耀也吃不消。
西班牙目前和梁耀的關系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只能說中規中矩,能不得罪就盡量不得罪。沒有足夠的勢力,四面樹敵是愚蠢的。
如果說讓梁耀選擇是動西班牙的奶酪還是動荷蘭人的奶酪,梁耀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荷蘭。
荷蘭不僅國力和體量要比西班牙遜色。
而且自從梁耀遠征日本,逼迫日本簽約開關之時,他就一手打破了荷蘭對日本的貿易壟斷地位。
荷蘭人早就對梁耀,甚至是美利堅恨得咬牙切齒。梁耀和荷蘭人的關系早就降至了冰點。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梁耀點頭表示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