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遠離本土作戰,俄軍在自己領土附近作戰,坐擁主場作戰的優勢,后勤投送能力還比不上英法用船將人員物資輸送到近東地區,這已經不是鐵路線稀疏,基礎設施稀爛這些表面上的客觀原因可以解釋的通了的。
至于醫療方面的差距,整個戰爭期間,70多萬俄軍擁有的軍醫數量只有70多名,平均一萬人才能分到一名醫生。
就是數量如此稀少的醫生,還要優先供給高級的貴族軍官,俄軍醫療情況之糟糕可想而知。
被歐陸國家瞧不起的美利堅至少都還能給每個團配備一個赤腳醫生性質的軍醫。
“絞肉機,這個詞貼切。”埃爾維斯說道。
“俄軍人數雖多,但兵源素質實在不敢恭維,俄軍從士兵到軍官都缺乏職業素養,我參觀過俄軍的戰俘,這就是一群拿著過時武器的農奴,在戰爭后期,他們甚至趕塞瓦斯托波的平民出城作戰”
“英軍和法軍戰術可有亮眼之處”
梁耀對俄軍的情況不是很感興趣,他更想聽的是聯軍,準確的說是英軍和法軍這邊的情況。
“有,這是我的考察報告。”埃爾維斯將他的考察報告遞給梁耀。
“英軍善于使用海軍支援法軍作戰,法軍將士士氣高昂,作戰勇勐,配合咱們賣給他們的沃爾特式步槍,往往能擊潰數倍于己的俄軍。
聯軍在進攻之時最經常使用的是集中火力的戰術,聯軍喜歡利用自己槍炮射程和彈藥充足的優勢,對俄軍防線實施火力壓制,掩護進攻的步兵推進,以此突破俄軍的防線。
在防守之時,聯軍則喜歡使用壕溝戰術,就是在前沿開掘壕溝作為掩體進行防御,這種戰術后期俄軍也學了去。
但在使用壕溝戰術方面,聯軍用的沒咱們好,他們的壕溝挖的比較隨意,沒咱們這么講究。
不過這些都是戰爭后期的事情了,我和英軍、法軍的軍官都交談過,戰爭開始之初,他們還是使用行刑隊列戰術,因此傷亡頗大。”
所謂的行刑隊列戰術就是排隊槍斃,由此也可以看出,雖然落后的戰術已經跟不上先進新式武器了,英法等國也已經在努力改進現有的步兵戰術以適應新的武器。
“英軍和法軍可以什么新奇的武器”梁耀繼續問道。
“英軍對大炮的應用十分巧妙靈活,在塞爾斯托波爾攻城戰中,為了對俄軍的防御工事進行打擊,英軍皇家工程師阿博特上校發明了浮動炮臺技術。
浮動炮臺的基本結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平臺,平臺通常是一個浮筒或船體,能夠承受重型火炮和乘員;二是火炮,一般是大口徑的加農炮或榴彈炮。
這種炮臺可由拖船進行拖曳,也可以安裝獨立的動力系統驅動。
英軍炮兵經常使用這種炮臺靠近離海岸線很近的地方,在俄軍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射擊,俄軍炮兵對英軍這些浮動炮臺也只能干瞪眼。
就算有時候英軍為了更加精確地打擊俄軍的防御工事,炮臺進入了俄軍炮兵的射程,這些炮臺也往往只打幾炮就移動位置”
“這些都是寶貴的參考資料啊。”梁耀一面聽埃爾維斯講述,一面翻看著考察報告問道。
“如果有一天英軍用這種炮臺進攻咱們的金門炮臺,你可有破解之法”
金門炮臺就是就是金門海峽南北兩岸炮臺構成的防御工事,這道南北寬度僅為163公里的海峽是太平洋通往金山灣的最后一道鎖鑰。
如果未來和海權國家爆發戰爭,金門炮臺就是圣弗朗西斯科最后一道保險。
敵艦一旦突破金門海峽,整個金山灣沿岸地區,都將處于敵艦炮火的打擊之下。
“和英軍作戰這個問題我還沒考慮過,總覺得和英軍作戰有些太過遙遠。”埃爾維斯一愣。
“你這種想法要不得,越是覺得戰爭遙遠,戰爭就距離你越近。”梁耀批評道,“遠的不說,就說近的,英國老現在就賴在咱們的貝林厄姆不走,這事到現在還讓我非常頭疼。”
埃爾維斯扯著下巴的胡子,凝思道“我們的炮臺是固定,敵軍的浮動炮臺是移動的,如果用固定的大炮臺打移動的小炮臺,我們吃虧。
或許可以學英國人在克里米亞的做法,布設水雷封鎖水道。不過最好的法子還是用小炮艇。咱們的泥鰍船上有薩克拉門托速射炮,可以利用薩克拉門托炮射速快的優勢殺傷這些浮動炮臺上的乘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