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瓦米什港就是后世西雅圖市的前身。
1851年,亞瑟丹尼與一群熱愛剝頭皮的探險家發現了印第安人口中一個叫做duaish杜瓦米什的地方。
他們最初抵達該地區時,這里生活著杜瓦米什、蘇夸米什、斯瓦尼訥姆和普吉特灣地區其他部族的印第安人部落。
在發現這里是一個絕佳的天然深水后良港,他們選擇在此建立一個定居點,并驅逐了當地的印第安人。
只是好景不長,后來印第安人親華派的印第安人從梁耀這里拿到了援助,第一批抵達杜瓦米什地區的白人探險家基本死的死,走的走。
杜瓦米什重新回到了印第安人手里。
直到波特蘭的民主黨余孽北遷到了皮吉特灣附近,從英國人手里拿到援助之后,白人才重新在杜瓦米什站穩了腳跟。
北俄勒岡領地總督史蒂文斯的總督府就設在杜瓦米什,不過現在史蒂文斯已經離開了這里,帶著他的白人移民內遷了,尋找新的定居點了。
史蒂文斯一走,杜瓦米什再度陷入了蕭條之中,說是一個港口城鎮,但目前這座城鎮僅僅只剩下一千多名居民。
由于人口銳減,城內的商店大都處于關門的狀態,百業蕭條,只有廣場旁邊的一間小雜貨鋪仍舊保持營業。
“土地平坦,有河,有航線,附近的自然資源也很充足,這里的開發前景非常廣闊啊,或許能成為下一個金山灣都市圈也說不定。”梁耀稍稍在杜瓦米什附近考察了一番就下了結論。
洛杉磯都市圈、舊金山灣區都市圈、西雅圖都市圈、圣迭戈都市圈、波特蘭都市圈,這幾個都市圈都是后世美利堅西海岸的大型都市圈,集中了美利堅西海岸的多數人口。
北美地區的地緣條件很好,境內資源豐富,沒幾塊地勢爛地,可以說是老天爺賞飯吃,就是這么一副天胡開局的好牌,印第安人硬是打成了一副爛牌。
要發展西海岸地區的經濟并不好,就算是抄后世的作業,也能取得相當好的成績。
梁耀的想法也是在西海岸地區打造幾個都市圈作為核心和基本盤,只要穩住了西海岸,日后的選擇就多了。
洛杉磯都市圈、舊金山灣區都市圈已經逐漸成型,第二次美墨戰爭結束后,圣迭戈和前墨西哥邊境城市蒂華納一體化成為加州第三大都市圈只是時間問題。
波特蘭都市圈已經提上了日程,幾個月前,首批華人移民已經跨越了哥倫比亞河抵達了哥倫比亞河北岸。
最后剩下的,就是他腳下這塊后世的西雅圖都市圈了。
皮吉特灣地區的潛力很大,要是能做起來,能成為西海岸地區僅次于金山灣都市圈和洛杉磯都市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
“諸位或許會好奇,我這個圣弗朗西斯科市市長做得好好的為什么突然辭職了,我現在就告訴諸位,我就是應我們老板的請求,代表美洲集團開發皮吉特灣地區了。”
前圣弗朗西斯科市市長,李維斯斯特勞斯站出來說道。
作為圣弗朗西斯科市的第一任市長,斯特勞斯給圣弗朗西斯科的市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金山灣都市圈就是斯特勞斯在梁耀的授意下規劃而成。
在招商引資,發展工業方面,斯特勞斯做得也非常好,圣弗朗西斯科工業區能聚齊除了化工業之外的幾乎所有工業門類。斯特勞斯功不可沒。
由于任內做出了成績,斯特勞斯本人在加州上層中也以善于發展經濟而聞名。
梁耀讓斯特勞斯主持皮吉特灣地區的開發工作,也是向加州財團的其他人釋放積極的信號,表明他很重視皮吉特灣地區的開發,吸引募集到更多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