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已經出發,留給梁耀的時間所剩無多。
唯一的好消息是這次印度間接地幫了梁耀一個大忙。
1857年5月,印度北部的印度陸軍土兵在墻市現在的德里爆發起義,截止目前起義迅速蔓延到北印度的其他地區,包括卡納普爾、博爾赫普爾、印度北方邦和奧德納等地,已有燎原之勢。
由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爆發,英軍進攻廣州的計劃被迫推遲。英軍不得不中途在印度做停留,剿殺印度起義軍。
梁耀根據情報推算,英法聯軍主力最快也要到年底的圣誕節才能抵達香港,他還有五個月的準備時間。
要不是英帝國的海軍完全掌握著印度洋的制海權,梁耀現在恨不得白送給起義的印度土兵和土邦一些軍火,援助他們的抗英大業,當一回反殖民先鋒。
梁耀召見了吉普森和勒戈夫這兩位老熟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英法出兵大清,是英法兩國的國事,他無權干涉。
但是,兩國如果無視美利堅,無視西海岸地區在遠東,在東南亞的既得利益,妄圖染指香山,長崎,北海道島,以及婆羅洲島,他絕不會坐視不理。
吉普森和勒戈夫的反應比較冷淡,從他們的反應中,梁耀也更加肯定馬丁給他的情報是準確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確實想染指他的勢力范圍。
梁耀也沒給吉普森和勒戈夫好臉色,只是讓他們回去轉告他們的英法主子,好自為之。隨后開始緊鑼密鼓地對即將發生的戰事進行布置。
清廷中樞訂購的200門大炮他有現貨,梁耀一直在為內戰做準備,庫存的各式大炮有260門之多。
不過梁耀庫存的大炮多是薩克拉門托炮,考慮到清軍過于拉胯,梁耀并不打算售賣薩克拉門托大炮給大清,而是選擇售賣經過線膛改造的1857型12磅炮,及1841型6磅炮大小拿破侖炮給大清。
至于更大口徑的重炮,比如18英寸64磅,457岸防炮,價格昂貴不說,生產,安裝,以及人員培訓費時費力,梁耀也愛莫能助。清廷給的錢只夠買這些小炮。
他是資本家又不是慈善家,清廷想要更大的重炮也行,拿真金白銀來買。
只是拿破侖炮在西海岸地區已經淘汰退出現役,西海岸民間的庫存也不是很多,梁耀使勁渾身解數,也只收集到了86門退役的拿破侖炮,其中薩特一個人就貢獻了16門拿破侖炮。
為此,梁耀只能向德州的奧斯汀兵工廠請求協助,好在奧斯汀兵工廠主力生產改造的大炮就是拿破侖炮,七拼八湊之下,算上那些尚未進行膛線改造的拿破侖炮,總算湊齊了200門炮。
薩克拉門托兵工廠在研制出薩克拉門托炮后就已經拆除了拿破侖炮、以及其相關彈藥的生產線,所以清方所需的炮彈訂單,梁耀也全部轉交給了奧斯汀兵工廠。
奧斯汀兵工廠沒想到自己獲得的第一筆境外大單,竟然是以如此戲劇性的方式獲得的。
羅恩和埃斯皮等笑得合不攏嘴,急忙將清方所要的門拿破侖炮,以及彈藥迅速撞上火車通過剛剛完工不久的太平洋鐵路輸送至加州。再由怡和集團和同孚集團的商船運至大沽口。
圣弗朗西斯科造船廠兩艘先鋒級鐵甲艦同時在建,為加快讓鐵甲艦下水,耶利米響應了梁耀的要求,先集中精力建造其中的一艘鐵甲艦,爭取在11月左右能保證至少有1艘鐵甲艦下水。
這樣一來,等到英法聯軍抵達廣州,梁耀手頭上至少有兩艘可以使用的鐵甲艦,他的海上力量也不至于太過單薄。
這就苦了斯文了,由于時間緊迫,斯文不得不在一艘現有的先鋒級鐵甲艦上訓練足夠兩艘鐵甲艦所需的船員。
梁耀清點了一番家底,如果第二艘先鋒級鐵甲艦能在11月左右順利下水。
屆時他可以調動的機動力量有2艘先鋒級鐵甲艦,28艘各型1000多噸的大膽級護衛艦,18艘300500噸不等的泥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