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斯文轉念一想也對,欠85萬美元的債主就要一個大西洋沿岸的優良港口作為抵押,那些欠大幾百萬美元,上千萬美元的債主會要什么做抵押,恐怕墨西哥當局想都不敢想。
“大西洋艦隊你籌備得如何了”梁耀詢問斯文道。
“已擬抽調出5艘先鋒級鐵甲艦,18艘大膽級輕型巡洋艦,以及4艘補給船組建大西洋艦隊。”斯文說道,“這已經是目前能夠抽調的所有遠洋艦船了。如果再增加大西洋艦隊的艦船,就會影響到我們在太平洋地區的巡防工作。”
“23艘大艦,只要你不犯下致命的失誤,保住從德克薩斯到歐陸的航線,還是能夠做到的。”梁耀粗魯地估算了一番,大西洋艦隊的總排水量在45000噸左右。
這等體量的艦隊,足以在除了歐洲以外的任何地區橫著走了。
目前聯邦政府的海軍擁有戰列艦、護衛艦、炮艦和其他艦船在內的各類艦艇九十余艘。
這個數量看著很唬人,但這九十多艘艦船大部分都是護衛艦、炮艦之類的小船。能夠進行遠洋作戰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比較少,僅有15艘左右。
這些主力戰艦甚至包括了一些老舊的木質風帆戰列艦,總體的蒸汽化率并不高。至于新銳的鐵甲艦更是一艘也沒有。
因此在質量上,至少在戰爭爆發之初,大西洋艦隊的實力相比聯邦政府的海軍還是占優的。至于戰爭中后期的情況,那就很難說了,畢竟北方的工業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但想要長期保住我們在海外的利益,需要更大的船。”斯文憂心忡忡地說道,“法國和英國鐵甲艦都已經相繼下水入役了,他們的鐵甲艦,排水量足足是咱們的鐵甲艦兩倍以上。”
第一艘鐵甲艦在圣弗朗西斯科的造船廠下水,珠江口海戰的失利,深深刺激到了英法兩國。
得益于強大的造船底蘊與工業實力,英法兩國很快就制造出了更大的鐵甲艦。
1859年4月,法國的第一艘鐵甲艦光榮號啟航,在經過三個月的測試后正式入役,截止目前,法國海軍一共接收了3艘光榮級鐵甲艦。
光榮級鐵甲艦排水量為6626噸,全艦長8185米,寬177米,吃水97米,最大航速可達13節,艦上裝備了多達30門的164毫米口徑后膛火炮。
英國鐵甲艦的下水時間則要稍晚一些,到了1859年年底,英國的第一艘鐵甲艦勇士號才下水,今年年初才入役。
但勇士級卻后來居上,各個參數指標都要更勝光榮級一籌,全艦的具體參數分別為長度418英尺約1274米,寬度58英尺約177米,吃水26英尺約79米,滿載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近萬噸。
勇士級的主要武器裝備為26門68磅約31公斤火炮,10門110磅約50公斤火炮。最大裝甲厚度達到45英寸約114毫米,最大航速可達14節。
這種當世的巨無霸戰艦,英國在短短兩內之內直接下水了四艘。也就是說,梁耀傾盡全力組建的大西洋艦隊,其排水量也只是與英國這兩年造的四艘鐵甲艦排水量大致相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