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南方本來就擁有的武器庫存,南方此時擁有的制式步槍超過了43萬支,火炮近千門,以及較為充足的彈藥。
背靠充足的武器庫,南方在戰爭初期完全有足夠的武器武裝起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有足夠的彈藥打幾場大型戰役。
事實上南方也是這么做的,1860年大選期間,不少南方有識之士就已經預料到了共和黨的林肯將贏得大選,南方各地的軍事組織在當地鄉紳的支持下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了出來。截止1861年2月底,南方已經集結起了一支人數在10萬人左右的志愿軍。
南卡羅來納州更是從1848年起就對本州所有的適齡服役男性進行軍事培訓,可以說是舉州男丁皆兵。
而北方此時組織起來了軍事人員不超過5萬,其中正規軍人數僅有一萬七千余人。
此時南方軍隊不僅在數量上要比北方軍隊多,在質量上也要優于北方。南方素來民風剽悍,且南方的軍人多數都參加過兩次美墨戰爭,實戰經驗要比北方軍隊豐富的多。
南方雖然工業實力孱弱,但從1850年起,南方就非常重視軍工產業,向軍工產業傾斜了大量的資源。
里士滿的兵工廠在原料供應充足,開足馬力生產的情況下可以做到年產各類槍支超過7萬支,奧斯汀的兵工廠可以做到年產步槍超過35000支,這兩家軍工廠基本能夠維持現階段南方軍隊對輕武器的需求。
里士滿的特里迪加鋼鐵廠以及奧斯汀的鋼鐵廠鋼鐵產量雖然不能和匹茲堡以及金山的大型鋼鐵廠相提并論,但出廠的鋼鐵質量優良,能夠用于制造武器。
且里士滿兵工廠和奧斯汀兵工廠都具有生產重炮的能力,只是里士滿兵工廠生產重炮的技術來自北方,奧斯汀兵工廠生產重炮的技術來自西部。
所謂南方無法生產槍炮和子彈的說法是謬論,南方并非沒有任何工業,而是南方的工業能力和潛力都遠遜色于北方。
假如南方真的連一桿槍,一門炮都無法自產,如何武裝得起百萬大軍又如何能與北方一個工業國鏖戰四年之久一個人口兩千多萬的工業四年打不下一個自由民僅有600萬的農業國,這種說法不免有些太過駭人了。
南方是農業國不假,但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古典農業國,還是有少量的工業經濟,只是南方的工業經濟在經濟結構中處于弱勢地位。
至于南方軍需物資短缺,在戰爭的中后期南方被北方從海陸兩個方向完全封鎖后,確實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在戰爭前期,得益于戰前囤積的軍需物資和占領的聯邦軍械庫,南方的物資還是相對比較充足的。
至于西部方面,西部目前隨時能夠投入作戰的正規軍就有將近28000人,西部的后輩民兵力量也非常充裕。
西部備戰的時間要比南方更早,這些年來西部訓練了數量可觀的民兵。雖說在能動員的兵力方面,西部不如北方和南方。但是西部地區有落基山脈和科迪勒拉山系天險,這些天險勝抵十萬雄兵。
只要西部不主動東進大規模攻城略地,這些兵力對于西部而言進取不足,但自保還是綽綽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