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沒有軍用電報網絡的概念,更沒有加密電文的意識。
這一點北方和南方都一樣,雙方用的都是使用明碼發電的方式進行交流溝通,缺乏保密意識,像西部使用加密發電的才是異類。
北方在整個戰爭期間,泄密時間頻發。除了北方內部有很多南方同情者,主動為南方提供機密情報之外,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就連十幾歲的郵電局臨時工都能參與到北方機密電文的破譯工作。
因此梅森和麥克萊倫之間的通電內容連破譯的步驟都省了,不要說梁耀,就連北普拉特郵電局的普通工作人員都知道這兩位北軍將領現在不對付。
梅森和麥克萊倫不和,這一點或許可以利用。
吃過中飯,梁耀來到普拉特河邊散步。
北普拉特的主城區位于南普拉特河和北普拉特河之間,兩河于北普拉特城城東交匯,南北普拉特河就是北普拉特城的天然屏障,塑造了這座易守難攻的邊疆重鎮。
此地雖然有地利之便,易守難攻,但梁耀很希望在三個月后,北普拉特不再是邊疆重鎮。
北普拉特不僅是目前的邊疆重鎮,也是中部邊疆地區的航運中心,中部邊疆地區唯一能夠制造蒸汽船的船廠就位于城北。
北普拉特造船廠正三班倒忙得熱火朝天,船廠的工人們正對軍方征用的蒸汽船進行檢修。
此仗關乎國運,梁耀沒有保留,幾乎把自己能拿的家底全都拿了出來。
正規部隊有三個步兵旅,剛剛擴編的炮兵旅,騎兵旅,機槍團,火箭兵團,算上前來輔助作戰的各地民兵,參戰的總兵力有六萬多人。
僅僅依靠鐵路和騾馬肯定是無法滿足六萬多人的后勤供應需求,故而梁耀下令征調了附近幾乎所有的蒸汽船。
梁耀進入船廠逛了一圈,令他欣慰的是船廠內的工人超過80%都是年輕的華人,很多人都是從金山和洛杉磯的專科學校培訓出來的高級技工。
十年前,會造,會修蒸汽船的華人屈指可數,高級技工更是只能從東部高薪挖角聘請,而今梁耀完全有了造血能力。這是梁耀敢于和北方聯邦叫板的底氣所在。
北普拉特河并非十分適合航運的內河航運河流,非汛期期間河流的平均寬度約為50至100米,水深通常在1至2米之間。由于其水深較淺和河道較窄,大型船只難以在其上航行。
造船廠內所檢修的都是一些駁船或小型貨船航行,其排水量從五六噸到七八十噸不等,排水量超過70噸的貨船都十分罕見。
普拉特河的自然稟賦終究還是十分有限,困守普拉特河谷難有大作為。
這個時代內陸城市的規模上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河流的稟賦,欲開發中部邊疆,逐鹿北美,梁耀需要奪取一條自然稟賦更好的河流作為依托,比如密西西比河。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