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們能一舉拿下北方的首都華盛頓,自然是最好,要是不能,我們退而求其次將謝南多厄軍團的殘兵敗將們全殲,也能把林肯逼到談判桌前和我們談判。”
羅伯特·李從口袋里拿出一塊懷表和一封帶血的遺書。
遺書上只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字:告訴瑪麗,我聞到了雪松的味道。
“這是?”博雷加德瞥了一眼遺書上的遺言感覺一頭霧水。
“這塊懷表和遺書是我在教堂里找到的,他的主人是一名來自緬因州的少校,也是我的學生。”羅伯特·李說道。
“我去過緬因州,那是一個充滿雪松的美麗地方,或許他在死前最后一刻,縈繞他腦海中的是家鄉的味道吧。”
此時羅伯特·李并沒有攻占華盛頓的想法,他的想法很簡單,簡單得有點單純,他想以戰促和,迅速通過一場決定性的勝利把北方逼到談判桌前簽訂城下之盟,讓北方承認南方獨立的既定事實,從而結束戰爭。
“要是能早日結束戰爭,我們南方的兒郎也能少流很多血。”博雷加德的臉上沒有太多剛剛打完一場勝仗的喜悅。
盡管南軍當中普遍存在一南頂五北,馬納薩斯鎮一戰后,更是有一南頂十北的說法。但這種說法更多地是在中下層南軍官兵種流行。
博雷加德對南北之間的巨大差距還是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拼國力,拼消耗,填人力,南方都拼不過。速戰速決,讓境外勢力入局調停,逼迫北方就范才是南方的最優解。
“是啊,馬納薩斯鎮一戰雖然我們贏了,但還是有一千多南方好兒郎永遠地長眠在了這里。”羅伯特·李說道。
“阿爾弗雷德·普特南的騎兵部隊幾乎沒有什么損失,我擔心如果我們的弗吉尼亞軍團北上費爾法克斯,阿爾弗雷德·普特南的騎兵部隊會斷了我們的后勤路線。”博雷加德說出了他的擔憂。
“從馬納薩斯鎮到費爾法斯克鎮的鐵路在5天前就已經被炸毀了,我們如果選擇現在選擇北上攻擊費爾法斯克,只能步行行軍。”
北方的騎兵部隊主要有兩支,一支是以西線戰場由庫克上校所指揮的邊疆騎兵軍團,核心為第二騎兵團,另有一個剛剛組建的第四騎兵團,邊疆騎兵軍團的人數在2100人左右。
另一支則是從屬于謝南多厄軍團的阿爾弗雷德·普特南所部的騎兵部隊,核心為第一騎兵團,第五騎兵團,第六騎兵團,另有一個尚未正式授予番號的民兵騎兵團,總人數大約在4400人上下。
“普特南是庸才,用兵比你還小心謹慎,馬納薩斯鎮一戰,我們消滅的基本上都是謝南多厄軍團的步兵,普特南的騎兵幾乎沒有什么損失。”羅伯特·李不無惋惜地說道。
馬納薩斯鎮戰役期間,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消滅北軍的騎兵部隊,奈何普特南實在太慫,連和北方騎兵接觸的機會都很少。
如果當初不說消滅,哪怕是重創了普特南的騎兵部隊,現在進軍費爾法斯克的風險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