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擔架:1560具。
工程物資:
工兵鏟:25600把。
鐵蒺藜:840噸。
浮橋組件:21套。
黑火藥:420噸。
繳獲裝備:
步槍:48601支。
彈藥:164.41萬發。
6磅拿破侖炮:76門。
12磅拿破侖炮:21門。
6磅帕羅特炮:16門。
12磅帕羅特炮:5門。
“確實發財了,這么多物資,沒個三百多萬聯邦美元拿不下來。”
瞧著這份長長的清單,梁耀亦是心花怒放,樂得合不攏嘴。
“林肯政府在奧馬哈還是下了血本的。”
奧馬哈城各軍需倉庫所囤積物資之豐厚,足見林肯政府對奧馬哈城的重視。
在聯邦政府的戰略構想中,奧馬哈城是束縛西軍東出的最后一道鎖鏈。
只可惜,這道鎖鏈已經被梁耀掙破,接下來無論是繼續東進,抑或是北上或者南下,可謂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奧馬哈軍團覆滅之后,盡管大平原地區的各大主要城市還有一些聯邦軍,當地民兵存在。
然而這些龜縮于各大城市的聯邦軍殘兵多者四五千人,少者不過聊聊幾百人。
其戰力更是無法和經過麥克萊倫精心整編的奧馬哈軍團相比,這些聯邦軍的殘兵難以對西軍形成實質性的威脅。
除非林肯繼續往大平原地區輸送籌碼,再組建一支奧馬哈軍團,否則大平原地區短期之內的歸屬已經沒有了懸念。
這個可能性很小,且不說羅伯特·李已經兵臨華盛頓城下,林肯要面對的形式比初登總統寶座時兇險得多。
單說籌建一個大型軍團所需的天文數字軍費與海量物資,林肯政府一時半會兒也很難湊齊。
薩蒙·切斯的能力再強,說到底還是一個優秀的財政部長,不是財神爺。
聯邦政府在大平原地區大勢已去,接下來最大的懸念是梁耀能吞下多大的地盤。
“林肯政府中還是有不少能人的。”克魯格不無感慨地說道。
“菲爾莫爾和布坎南留給林肯的是一個財政虧空的爛攤子,在失去南方和西部關稅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林肯政府還能在半年多的時間組動員組建起三個軍團,并且保證三個軍團的后勤軍需,這在菲爾莫爾和布坎南時期是難以想象的。”
克魯格經略普拉特六年有余,供養三個大軍團的難度有多大,他能感同身受。
“林肯政府的財長是薩蒙·切斯,切斯在搞錢方面確實是一把好手。”梁耀點點頭表示肯定。
說句良心話,雖然北軍在東西兩線都打得一團糟,少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戰績。
但是林肯政府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絕對合格的。
林肯政府的內閣之中確實不乏能人。
要是第二次美墨戰爭時期的菲爾莫爾政府能有林肯政府的組織動員能力,他還真敢和南方的那幫迪克西佬一路把整個墨西哥打下來。
林肯的失利的主要愿意有二。
其一是北軍將領的圓滑保守,北軍倉促應戰,準備不足。
其二則是林肯野心太大,在南方還是西部的選擇題之間,林肯選擇了全都要。
如若林肯政府能夠狠下心暫時放棄其中的一方,調集資源集中對付另一方。
西部和南方都很難招架得住。勝負猶未可知。
就拿奧馬哈城的這些物資來說,對北方聯邦軍而言只能供應一個軍團。
放在南方,用來供應所有的南軍都不成問題。
這就是農業國與工業國,原材料輸出國與制造業國家之間的國力差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