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守衛多了,人多了,流言蜚語也便多了。
無數人口口相傳著,近日來官府加強整頓,只因為大太監梅麟的得力助手尹千仇在附近失蹤了
至于為何失蹤,原因更是眾說紛紜,甚至有人還以此事為藍本,在滄州城街上開攤說書。不少鄉里百姓還都是從那說書的口中得知的此事,然后將消息帶到了城外百十里的小村里、小鎮上。
可見此事鬧得確實是滿城風雨,白鳳、慕容嫣這兩個名字,已經變成口口相傳的了。有人斥罵這二人是雌雄雙煞,一路走來打家劫舍、坑害無數百姓,現在殺害了梅公公的得力助手、以及許多太平道人,簡直就是罪惡滔天
不過,另一種說法顯然更占據上風。
另一種說法來自滄州城的大街小巷,其中講述的白鳳與慕容嫣,是善良與正義的化身。他們不知從何而來,到何處去,只有在路見不平時才會拔劍相助,力折惡徒。事后拂袖而去,深藏功與名。
這樣自先秦以來便流傳甚廣的俠客故事,顯然更符合人民群眾的樸素審美情感。這其中自然離不開公侯官僚們平日里對百姓們的所作所為大力扶持太平道,讓其麻痹百姓的內心,是為其一;縱容手下官僚結黨營私,爭權謀利,草菅人命是為其二。
事實上,“阿牛哥”和“瑤瑤”并沒有多么完美。他們聽聞過這樣的故事,自己也禁不住臉紅起來,并暗暗自嘲道“要是我們真有那么厲害,怎會落得如今這般田地。”
不過白鳳和慕容嫣也為此深感慶幸。能夠看見很多人愿意睜開眼睛,看清楚這世道的不公,這便足夠了。
在滄州城外,他們的事跡也已經流傳得足夠沸沸揚揚,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對從遠方走來的伶人夫婦,就連城門前的守衛,都在互相熱烈地雄辯著。
“這位兄弟,我問你,那個白鳳殺了那么多人,該不該被捉拿歸案”
白鳳看著面前的衛戍如是問道,頓時不知該如何作答,沉吟須臾后,慕容嫣以為那位少年劍客正深感歉疚,便搶言道“阿牛哥,官爺問你話,沒聽見呢”
“瑤瑤,我我不認識他呀,怎么答嘛”
那看門衛戍又說道“你居然不認識這百里外的鎮子都在鬧得沸沸揚揚的了雖說白鳳殺的那尹千仇,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混蛋,可那也是我們梅公公的人吶死了他一個,苦的是我們如今夜夜要巡邏,日日要搜捕,累得飯都忘記吃了”
聽這位官爺抱怨了許久,他才想起自己的職責來,把那對伶人夫婦放了進城。
白鳳和慕容嫣也隱約察覺得到,能將那則消息宣揚得如此轟轟烈烈,肯定是蘇青在背后指使所致。
yetia6338123676603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