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章9佛面鬼面
臨行前的一個早晨,趙括跟從父親趙葦來到家中佛堂祭拜,此地擺滿各色佛珠、雕像、香爐,昨日敬香時留下的灰燼尚有余溫。
仆人們開始焚香、準備藥浴,晾在木架子上的衣服已經被整理得很規整。一切就緒,只待老爺少爺禮佛畢至,他們才開始緊繃著面龐迎上去,平日里禮佛后的更衣沐浴也是儀式中的一部分,然而今天的氛圍卻輕松得出奇。
從佛堂到澡堂,一路張燈結彩,向來嚴肅的趙葦更是難得一展慈祥和藹的另一面,他廣發錢糧,面對眾家仆悉數獎賞,只為讓他們能在提親路上可以真摯地展露出笑臉,以示鎮中百姓“趙家今日要有喜事發生”
綴金線的錦衣穿好了,最后趙括再來向父親請安,趙葦亦別開生面地放松了姿態,消去了往日那般愁眉苦臉,他像尊笑臉佛似的坐候在此,一見趙括來到便開心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括兒,今日是你訂親之日,更是我們趙家十年來最喜慶的日子,切記一切都要循規蹈矩,勿忘樊先生之教誨。”
樊立吳從旁相和,神色依舊嚴鎖眉頭,對此事他不敢有絲毫疏忽“還望公子先基于聯姻之事與姚將軍說之以利害,再呈上聘禮致意,最后適才以公子和姚家小姐的青梅之情動其心志。”
趙括拱手敬道“學生謹記于心。”
講罷,趙括后退半步,再與二位長輩一一頓首,了表敬意,隨后整備聘禮和隨行小廝,與趙葦、樊立吳一起出發前往御夷鎮鎮將姚將軍府中拜訪。
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感覺,希望以后某一日回想起今天時,心中依然滿懷悸動,沒有遺憾。
趙括騎在馬上悠悠而行,命人沿途灑下銀錢,引得眾人皆要來蹭熱鬧,不過多時,趙家人要到姚府提親的消息遍布全鎮。
樸素善良的人們向來知道御夷鎮中有一對活著的“牛郎織女”,他們時常在草原河畔之上吟詩作對,聽得洗衣婦沉醉,討得牧民歡心,面對他們,就連廝殺漢都會變得溫柔起來。正所謂寧拆十座廟宇,不破一雙璧人。
現下能夠親眼目睹達成一樁美事,誰不愿意來呢
在鎮民的簇擁之下,趙家人大大方方走進姚府,隨接引者來到大堂,作為事先告知要前來提親的貴客,趙家人驚訝地發覺姚府上下居然沒有做好分毫準備,不僅沒有對應禮數相請,而且連接待的下人都只有寥寥一名。
如此輕慢,樊立吳甚是憤慨地抱怨了一句“姚將軍可是未曾告之予下人,怎的不見盛情相邀”
“莫急,可能是公務繁忙,故此未能安排妥當。”趙葦幫老朋友打了個圓場,又與趙括叮囑道“待會兒面見姚將軍,你可要小心謹慎,注意言辭。”
趙括點了點頭,待姚將軍出門見客,第一個上前恭迎,拱手敬道“趙括見過姚將軍。”
“賢侄,今日何故如此生分”姚將軍端坐在大堂中央,伸手相邀“趙大哥,請坐吧。”
“賢弟今日氣色可好”趙葦上前與其同坐一席,笑容可掬。
姚將軍回道“甚好,只是昨夜忽感風寒,適才若無仆婦從旁呼喚,我今日定是要怠慢兄長你了。”說罷,他為自己和趙葦都斟滿一杯酒,先飲為盡“來,兄長,我倆多日未曾痛飲,今日定要不醉不歸”
“不不不,賢弟,我們何不先談正事”趙葦把酒杯放下,未曾領情。
“何為正事與我兄長敘舊,難道就不是正事了”姚將軍繼續顧左右而言他“兄長,來與我滿飲此杯。”
趙括此時終于耐不住性子,倏然脫口而出道“伯父,今日我等前來,是為求親。”
“哦,求親”姚將軍思量少頃,一拍腦門,恍然道“我記起來了,那日采薇回來讓我看過一封信。”
趙括聽罷,喜上眉梢,繼續道“伯父現下正值用人之際,內有武川賀拔氏之患、外有柔然之禍,若是以聯姻之事重振士氣,憑我趙家之財力,以及伯父之智謀,何愁功績不存,官運不亨”
“哈哈哈賢侄果然一表人才,出口成章啊。”姚將軍稱贊完后,表情像是因為酒氣有了些許變化。
“伯父,侄兒略備薄禮,還望笑納。”趙括擺擺手,便有小廝將絲絹珠寶置于箱子內一并呈上,每個箱子足足需要四個男人去搬,一共搬了三四輪,幾乎塞滿了整個大堂的過道。
姚將軍滿意地點了點頭,可是表情還是那般醉態,麻木不仁“賢侄有心了,按信中所言,汝與我長女采薇,素有交情。只可惜,汝伯父我卻更想讓次女采霞許配給你”
“什么”趙括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