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七平生最厭惡古魔,此刻卻強迫自己擠出一次微笑,面對寧凡。
可惜,寧凡雖然睜開眼,眼中卻只有魔符,仍沉浸在自己的感悟之中,壓根聽不到木七的話語,將他完全無視。
這感悟,仍未完
重凝魔符,只是在做他突破天魔后來不及做的事情。
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做,那便是將他感悟到的木之道則,繼續畫入魔符之中
此事,可比重凝魔符難多了,但若是成功,便可繼續增加魔符筆畫數,增加魔符的力量
“何謂木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木之道則。這樹靈木七,本體是松,故而他感悟的木之道則,也是以松為根基,去領悟的。他的佛符有七十二畫,所畫的佛符,卻是一棵蒼勁古松”
“木七畫松為符,取的,似是松的拒人千里之意松葉如針,觸之則痛,那刺,是一種不近人情的霸道。因為有了這種霸道,這木七才會一見我是古魔,便不容拒絕地趕我走,態度惡劣”
“木七看到的松針,是拒人千里。我所看到的松針,卻是敢于刺破一切的桀驁。敢筆直挺立,刺天生長,而無敬畏之心;敢迎寒獨立,刺破風雪,而無屈服之意。那刺,不會傷人,卻是一種警告,犯我者,雖遠必誅欺我者,便是玉石俱焚,也要讓爾付出代價這松,未必沒有自己的偏執”
這一刻,寧凡明明悟的是松,腦海中回憶的,卻偏偏是自己一路走來的桀驁往事。
剛踏上修真路,他便敢與涅皇為敵;尚是蝴蝶身,他便敢撞毀掌情一目。
不是不能忍讓,只是無法妥協。這世間有太多事情,半步也不能退
我舉手向蒼穹,并非一定要摘到星辰,只是需要一個向上的、永不屈服的姿態
“從這一點上講,我果然只配修魔,不配修佛。佛修講究逆來順受,魔卻不肯吃半點虧。佛修講究五蘊皆空,須舍棄一切外物雜念,不住于心,我卻偏偏要守住所有堅持。佛修講究行善積德,我卻如一個魔頭一般,殺戮十方,兇名遠播。世人敬我者罕有,怕我者卻是極多,然而我所求的,從來都不是世人的敬仰”
“木七畫下的松,一共七十二畫,其中,六十四畫為根基,唯有最后六筆,融入了木之道則的力量”
那最后六個筆畫,在寧凡腦海不斷重播,這六筆,蘊含了木七數千萬年的木之感悟,亦蘊含了木七一生佛之感悟。
“這六筆中的木道感悟,我可以吸收,將之融入我的魔符之中,但其中的佛之感悟,我卻要與之相逆。我是古魔,而非古佛,佛逆古魔而修,魔亦逆古佛之道而生,這六筆,我要正取其道,逆取其意”
寧凡抬手,在魔羅四相之后,又畫下第153個筆畫
這一筆,若是道行不足,根本看不出其中玄妙。
此地唯有松國、松溪、烏老八、木七能夠看出其中玄妙,尤其是木七,幾乎瞪圓了眼睛。
木七只一眼便認出,寧凡這一筆,分明是從自己七十二畫佛符之中感悟出來的
非只如此,這一筆,更是完完全全逆了木七佛符中的佛意,而是融入了寧凡自身的魔念。
這是在自創魔符寧凡竟然在祖級魔符的基礎上,自創魔符
一筆落,整個木島的木之道則,都被寧凡魔符所引動,此魔符依稀間,竟是具備了木之道則的力量
這一筆,是古魔、古佛道不同的逆音。
這一筆畫出,寧凡的魔符更是有了質的變化,硬說它是魔羅祖符,已不準確,魔羅祖符之中,可沒有融入木之變化。
這是一種有別于魔羅祖符的魔符此符一出,寧凡的古魔血脈才算真正與魔羅斬斷聯系,有了自己的不同
“唯有祖血古魔,能夠自創魔符若血脈級別不夠,或無古魔身份,則無資格開創屬于自己的魔符、血脈這古魔小鬼能自創魔符,只有一個解釋他不僅是一個古魔,更是一個修出了祖血的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