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論修為,此人勝我不少,已是仙王之境。但在我看來,此人的松之靜默,仍未修到最高境界,且似乎走錯了路”
“若我去修閉口禪,會將之分成四種境界一種是懼而不言,此為不敢;一種是痛而不言,此為不愿;一種是笑而不語,此為不必;最后一種,是無悲無喜,無心無念,欲辨已忘言,此為不住”
“此人口中不言,心聲卻無法平息。他見了我,明明內心激動,口中卻不敢言,強自沉默,即便在閉口禪中,也算是落了下乘。此人道中有怯,他這八筆木之感悟,無形之中,便也沾染上了一絲怯意。真正的靜默,靜的不是口,而是心。我可以取走他的感悟,但這怯意,卻是無法茍同,必須有所修改,才能融入到我的魔符之中”
第159畫,第160畫,第161畫每一筆,都增加得極為緩慢。時間一點點流逝,一日悄然而過。
寧凡魔符的筆畫數,終于增加到了166畫,將木六數千萬年的感悟,盡數融在了魔符之內
魔符蘊含的木道則之力,精進了不少
簡簡單單的八筆,卻蘊含著無法想象的木之道悟,使得烏老八及一眾木島門人,或多或少從中有了感悟,有人苦思,有人皺眉,神情各有不同。
木六則是一副幡然醒悟的表情,如同被人當頭棒喝了一般,有了明悟。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之所以卡在瓶頸之上,無法令修為繼續精進,是因為走錯了路
寧凡融入魔符的八個筆畫,與他佛符中的八筆看似相似,實則不同。
那八筆,不僅逆了他的佛意,融入了魔念,更重要的是,寧凡的魔符八筆,沒有怯意
修真本就是逆天而行的事情,佛修可以逆來順受,可以受盡世間苦,但心中,卻不應有怯
“木非木,靜非靜,閉口即是開口,出聲卻又無聲這些年來,我執意不發一言,是有些著相了小友,多謝”
木六感嘆連連,謝過寧凡之后,重新隱入古松。一眾木島門人皆是大驚,上千萬年未開口說話的六師伯,竟日竟然開口說話了
“去第五松看看吧。”
此物感悟已畢,寧凡隨眾人來到了第五松禁地。
第五松之上,充斥著極為濃烈的戰意,松國等人向第五松稟明了來意,第五松之上,頓時浮現出一個人臉,橫眉冷目,注視著人群中的寧凡。
“老夫木五,你叫什么名字”木五嗓門很大,聲音更是吼出來一般,有如雷響。
“在下寧凡。”就連烏老八、松國等人,都被木五的聲音震得耳膜生疼,寧凡卻是面不改色。
“聽松國師侄說,我那六弟、七弟在你這里得了不小的好處啊。老夫對你自創祖符之事很感興趣,不過老夫的佛符氣勢很強,你承受得住嗎”
“請前輩展示佛符吧”
“如你所愿”
木五驟然厲嘯一聲,一股無法想象的磅礴戰意,撼天動地,將天地化作一片青色。
青光之中,更有一個古松佛符,一筆筆成型,那佛符筆畫不斷增多,所產生的威壓,也是越來越重。
那佛符畫到第二十四筆時,此地碎念修士都站不穩了。
那佛符增加到四十八筆時,烏老八、松國等人亦是色變,有些承受不住佛符中的戰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