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算不得他修真路上的重要角色,更算不得雨界重要角色,然而如今想來,此人對于寧凡有著深遠影響,乃是他第一次道心改變之時
初入魔道,寧凡背負仇恨,不過是個只是報仇的無知少年罷了,所看到的,從來只是修真路上的陰暗面。但直到遇到胡風子之事,寧凡才真正意識到,修真路上,也有一些正面的東西,也有一個個修士苦苦的堅持,更有著比性命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守護。
也許從那一日開始,寧凡便不僅僅是一個復仇少年了,而成了一個真正的修士。
這可以算作寧凡修道路上的第一次道心改變
而關于母親的記憶,則是從紫斗幻境開始的,紫斗仙皇賦予了寧凡一段虛幻記憶,與母親度過了一段平凡生活,也是從此時開始,寧凡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個魔修,更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上山為仙,下山為人
若沒有紫斗仙皇的教導,也許寧凡會深陷魔道,無法自拔,沒有笑容,只有冷漠的殺戮。可以說是這段時期,寧凡找到了魔道與人心的一個平衡點。
這可以算作寧凡修道道路上的第二次道心改變
“兩次心劫,若只用諾、恩去理解,未免有些膚淺。與其說是心劫,倒不如說每一次都是我的心變之時。只是自此以后,我的道心似乎再無巨大改變,已然定型,若以心變去理解,倒不知之后第三、第四次舍空心劫,會是如何的心變了阿涼也能觸動我的心劫,必有一劫與她有關,只是我與阿涼不止今生有牽絆,前塵亦有牽連,莫非我的心劫,不僅僅應在今世,還會應在前塵么,若是這么說,或許我有前世的心變也未可知,心變的說法未必就說不通的”
因為有了第二次心劫對比,寧凡對于自己的心劫規律,有了新的猜測。他的心劫本就與常人不同,自然是需要自己去揣摩,才能找到正確道路的。
第七日開始,真橋之下開始出現其他幻影,有老魔的恩情,也有其他人的恩情,果然是對應在恩字上。
第十一日,幻影停止。
寧凡知道,自己舍空心劫的突破,已經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猶記得第一次心劫之時,有那可怕枯掌來臨,險象環生。按照寧凡的猜測,第二次心劫應該不會有這般變故,但也無法太過肯定,故而還是做了準備,一旦再由枯掌襲擊,也不會束手待斃的。
好在第二次心劫,并無枯掌襲擊,過程十分順利,幾乎如水到渠成一般,寧凡古神、古妖修為相繼突破了舍空中期
穩固修為需要大把時間,可惜寧凡位于極丹圣域,打不開玄陰界,暫時是無法利用里面的歲月塔穩固境界了,如此一來,他只能略微穩固境界,令其不至于跌落而已,神妖氣息卻顯得有些虛浮,尚缺凝實。
寧凡細細審視自身。
古神、古妖修為的提升,對他四系實力總量上的提升不大,畢竟他的古魔、劫血境界更高,比重更大。
不過神妖修為提升后,寧凡還是能夠明顯感到,自己四系修為在體內平衡性又增加了不少,如一個木桶的短板,得到了提高,桶中水量自然是要隨之而升的。
“總體實力提升不大,但合用多種力量施展神通時,法力損耗明顯降低了一些,神通威力也增加了一些,畢竟往日施展神通,不少法力都浪費在維持力量平衡上,若神妖修為能夠繼續提高,我體內四中力量也能更加平衡”
一口濁氣呼出,寧凡從那藥池之中走出,法力一催,便將身上的濕漉蒸干。
沒有立刻走出藥池陣法范圍,寧凡坐在池畔的一塊大石之上,翻手取出了從蒙真手中奪來的焰祖金掌令,放在手中細細摩挲。
如此來來回回摩挲七下后,金令之中,忽有一道金光飛出,在半空上幻化出一個只有半身的金霧巨人
那巨人的氣勢極強,給寧凡的感覺,幾乎不弱于兩界封的兇念陣靈多少的,不過巨人的力量似乎有限,若耗盡,似乎就會消失一般。
“吾為金掌令守護之靈,可于力所能及范圍之內,實現持令者三個心愿此令前任主人蒙真,已使用第一、第二心愿,你為新任令主,可使喚本靈,為你達成此令最后一個心愿三個心愿之后,此令自毀”
寧凡眼中精光閃爍。
早在獲得此令之時,寧凡便感受到此令之中,有一股巨大到無法想象的力量,向自己表示了臣服之意,這股力量之龐大,給寧凡一種錯覺,若他愿,甚至可直接憑借這股力量,斬殺仙帝
要知道,始氣固然厲害,卻也只是擁有重創仙帝的可能性罷了,而這令牌中蘊含的力量,遠在單一一道始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