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皮爾斯雷爾問道。
“給你們看一點記錄吧,用嘴說沒有那么直觀。”說著,喬治米格爾將楊輝的一份戰斗記錄投放在大屏幕上播放,讓眾人觀看,而且速度放慢了10倍。
觀摩團的人在一旁汗顏,感嘆第十二獨立技術部隊的要求真是高得可怕啊。
第一,第5小隊的人數確實少,但每一位都是王牌,雙方的數量差距沒有達到質變的效果,正面對戰,沒有太大的作用。
現在,楊輝不在,兩位艦長不在,隊長們也不在,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能否將平日里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就看這次的表現了。
“不錯的選擇,他們吃了大意的虧。”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明白了楊輝的意思。
在看這段戰斗記錄以前,所有人都會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但現在,血淋淋的事實就擺在了他們的眼前,有人能夠達到如此之高的程度,并不是無法實現的大餅,讓他們心情復雜。
同時,這也是對隊員們的一次測試,平時有空的時候就在學習各種戰術指揮和戰斗知識,但實戰中,有楊輝在,有巴基露露和布萊德兩位艦長在,有隊長們在,他們只需要服從命令就可以了。
因為性能的全方位下降,導致第5小隊的成員一開始不適應,所以沒有立刻移動,而是待在原地適應量產型s。
“這”
不僅是高粱,包括在場的觀摩團成員,更包括全體接受過這套系統訓練的人,都是這個想法,基礎訓練讓受訓者掌握基本的移動操作就可以了,后面的難度沒有任何意義,就是在搞人心態。
也就是這個時候,楊輝走了過來。
“了解。”
“好。”
“對方選擇了錯誤的作戰方式,他們不應該選擇正面作戰,樹林地帶對我們的優勢太大了。”
“接下來我們做什么”皮爾斯雷爾問道。
沒多久,雙方就遇見了彼此,第5小隊的成員打響了第一槍,精準地命中了躲在密林中的敵機。
“稍息。”楊輝回禮后讓大家放松,第十二獨立技術部隊的人倒是習慣了私底下的楊輝,但觀摩團的人可不是,都很緊張,很拘謹。
一開始,就令觀摩團的眾人震驚了,因為突然變換了使用的機體,肯定需要適應的過程,但第5小隊的九個人只花了一兩分鐘就適應了量產型s的低下性能,然后快速移動了起來。
“因為機體的負荷能力,動作變慢了,但陣型與配合還不錯。”楊輝評價道。
第十二獨立技術部隊這邊,楊輝是在提醒他們,認真點,小心翻車。
這個要求不僅是針對第5小隊,而是第十二獨立技術部隊的所有s機師,畢竟在戰場上,很可能就會出現機體損壞無法使用的情況,為了恢復戰斗力,身邊沒有備用機體,但卻有其他的機體可以使用,怎么辦現場花時間適應嗎
當然不可能,所以提前熟悉和適應各種機體的操作系統和性能,在戰斗之前就訓練好,戰場上拿過來就能用。
三個人的策略都不同,但都是他們擅長的,也都是有效可行的,至少比現在的正面決戰要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