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樁天大的因果加身。”
葉藏朝著枯骨三拜之后,明顯感覺洞府內的殺伐戾氣驟減,此刻他才敢抬起頭來,細細的打量起枯骨的靈竅之處。
在那里,有一巴掌大小的劍胎,冉冉散發著的輝光。
“此為劍胎伴生靈,在世家中多為傳承之物,有大能劍修前輩者,一輩子都在以身養劍,到了風燭殘年之時,劍胎便返璞歸真,一身劍道修為內斂,形成了這奇特的劍胎伴生靈,成了無主之物,倒是會便宜了別人。”
若是修行世家的人還好,可以傳承自己子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如若像前輩一般孑然一身,死后枯冢必然不得安寧,會引來多方強者爭奪。
“多有得罪。”
葉藏說罷,謹慎的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將劍胎取了下來,入手冰涼無比,好似端著一塊萬年玄冰一般,透骨殺氣竟是凝練出了實質,葉藏試探性的從靈竅中外發靈氣,與劍胎取得鏈接,劍胎沒有絲毫的抵抗,任由葉藏由淺入深的探進。
“這樁因果我應下了,既然要斬盡天下破誓人,便叫你破誓劍吧。”
說罷,破誓劍胎微微顫栗,嗚鳴幾聲,隨后沒入了葉藏的靈竅之中。
“還未修行三玄劍經中的牽引法門,便自行尋得靈竅入體,當真是無上伴生靈。”葉藏驚訝道。這劍胎可不得了,通了靈性,假以時日,再得葉藏溫養,必會生出心智,可比肩大道法器。
這天大的機緣便如此被葉藏收下了,此處除了劍胎便無任何可取之物,葉藏也不敢在這位前輩枯冢之地多做停留,行了一個大禮后,便按原路返回了。
只是,葉藏離開一個多時辰后,那枯骨的靈竅之上,竟又孕育出一塊劍胎,與此同時,石壁上鐫刻著的字跡發生了變換。
得我劍胎者,斬盡天下毀諾人
這位前輩在生前,使的可是雙劍啊
到了卯時,葉藏才回到洞府。
劍胎已得,他并未著急著手修煉三玄劍經,燃上一根熏香,就這般枯坐在蒲團上一天一夜之后,他才睜開雙眼。破誓劍胎在他的靈竅中已經溫養了一天一夜,如此倒是熟悉了不少,與他心神緊密相連。
修起劍經來必然事半功倍。
筑靈入體,便是將伴生靈納入靈竅之中,以靈竅之中的初生靈氣,在混沌識海中種下一簇伴生靈種,以身養靈,反哺己身,褪去凡塵之氣,為之后的通脈打下基礎。
可以說,伴生靈在修道前期,類似于身外道心,如若伴生靈毀,也必然是身死道消,再無補救的可能。
筑靈入體這一步,重之又重,險之又險。
世家子弟大多都會有長輩伴其左右,助其靈根深種。前世葉藏又是如何筑靈入體的呢他將寒鴉幼靈在靈竅中溫養了一月有余,只有又花費大量時間熟讀筑靈心法,通透之后方才敢嘗試筑靈入體。
他前世兩次重修小秘境,對這一步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至于通讀三玄劍經,人玄篇不過是一個筑靈小秘境的劍經心法,以葉藏八百多年的修道經驗,看之一遍便理解通透了。
“以身為劍冢,以靈為媒介,內外混沌,氣沖云霄。”
三玄劍經中所著的筑靈入體之法講究的便是一氣呵成,最終要的便是聚勢這一方面。如果一次不成,輕則靈氣紊亂,重則傷筋動骨,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能再次筑靈入體。
“如此方才符合殺伐一道。”
葉藏如是想道。
他靈竅穩固,靈氣滿溢而出,對于他來說,聚勢這一塊并不難,
葉藏收斂心神,沉入識海之中。
旋即開始默念劍經口訣,梳理靈竅之中滿溢而出的靈氣,直到將它們馴服成溫和的綿羊一般,方才停下。
他稍作休息片刻,隨后開始調動靈氣,將破誓劍胎包裹住。
隨后,按照劍經中所著的行脈之法,破開識海而出,在其周身各處大穴脈絡之中游走。這一步并非是真正通脈,而是為之后打下基礎,真正的通脈之法可謂是萬般痛苦,那是真正意義上的脫離肉體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