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元武大禍
秋去東來,歲末之際。
黑骨山脈飄起了漫天飛雪,寒鴉神教外教地,上百座靈峰矗立通天。
人骨峰如今已然和百骸等靈峰并肩,成為外門弟子修行的首選。
原本此峰多是寒門子弟,便是半甲子年前,出了一位天嬌,三十年成就九紋金丹道行,奪得十大真傳之位,故此人骨峰受得主教地重視,撥了不少修行資源,聲名愈甚。
太史衡,太史蕓兄妹倆根骨長成之后,便離開瑯琊宮,來人骨峰修行了,即便是法王傳人,五大世家子嗣,也不可壞了規矩,都需要在外教地歷練后,才能成為真傳弟子。
人骨峰內,無論世家還是寒門,知曉兩兄妹乃瑯琊宮而來,對兄妹倆絲毫不敢有所冒犯。
倒是時常巴結兩人,希冀日后進入主教地,能拜在瑯琊宮的門下修行。
兩人不過十五六歲,被葉藏從鹿窟山帶出來,一朝入仙途。
哥哥太史衡性格穩重,不過太史蕓卻是少女心性,受得外教的弟子討好,心中自是有些飄飄然。
這一日,太史蕓便是在甲子號洞府內修行,開辟八大神脈,如此打下基礎的修行,頗為枯燥。
她修行半日后,便是有些耐不住性子,要下山去凡塵玩幾遭了。
太史衡見狀,立即正色的拉住了她“妹妹,我等已經在外教地修行一年有余,及冠之前可要辟開神藏,才能成為真傳,進入主教地修行大師姐過幾日要來探查我們的修行,你如此懈怠,日后讓師尊知曉,定是會將我二人逐出瑯琊宮”
聞言,太史蕓心中一怔,嘟嘴道“師尊整日在外游歷,怎會管我二人之事。”
“你說什么”太史衡厲聲喝道。
“我只是有修行上的不解,要去請教羅浮道師”太史蕓當即說道,隨即逃一樣的離開了甲子洞府。
太史衡見狀,心中也是生著悶氣,他如今八條神脈已通,正是辟開神藏的關鍵節點,無瑕再去管這位妹妹,也只得任由她去了。
走出洞府的太史蕓,頓時神清氣爽,取出飛劍遁器下山去了,這法器還是當初拜師之時,大師姐替師尊賜下的。
“聽說師尊自元武國出身,我便去那里瞧瞧”
太史蕓心里想著,嬌俏的遁飛而去。
少女雖是青魘法王后裔,但這么多年過去,鹿窟山早就是凡人之所,她入道歲月尚淺,凡心過重,舍不得那滾滾紅塵。
畢竟尚未辟出神藏,只有伴生靈在體,靈力有限,遁飛了一段時間后,太史蕓便是踱步而行了。
進入繁華的元武國都,煙火氣息極重,大街上人潮如流,吆喝聲不斷。
如今鄉下女子入城一般,太史蕓眼花繚亂的瞧著,一路玩耍,好不自在
不過更令她意外的是,師尊之名竟然在這凡國內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初葉藏剛剛入道,元武國的大將軍便是親自登上人骨峰拜訪,還承諾為其在國內立道觀,受萬載香火。
這里的凡人,不敢妄論葉藏名諱,只是稱呼他為東海瑯琊仙人。
這里的每一處道觀,都有葉藏的靈石雕像,元武國皇帝更是每年秋末都會集眾拜香火之情。
也正因為如此,在劫難頻發的亂世,元武凡國這三十年才避過了不少禍難。
便是十數年前,曾經上百只妖怪進犯國土,嗜血凡人,惹得死傷無數。
元武國皇帝便派人去那黑骨山脈求救,擇日便是來了一紫袍少女,說是瑯琊仙人的徒弟,只是攝出幾道符箓,便解決了元武國的大患。
至此之后,瑯琊仙人的道觀更是布滿了元武國大大小小的城池小鎮。
“瑯琊仙人有意思”太史蕓手里拿著糖葫蘆,望著國都道觀內的玉雕,和自家師尊一模一樣,眼眸眨了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