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務本樓的頂樓,是李隆基的書房。現在已經入夜,李隆基在梨園待了大半天,晚上回來了才知道鄭叔清在興慶宮里等了好幾個時辰,連忙派人通傳,將其叫到書房里見面。
“唉,朕公務繁忙,委屈愛卿了。”
李隆基一看到鄭叔清,就走過去握住對方的手說道。
“為圣人分憂,乃是微臣的本分吶。”
鄭叔清感激涕零,差點給李隆基跪了。
一聽這話,他就知道自己這波上岸了。
“朕下海捕文書通緝你,不過是因為很多好事之人在背后嚼舌根,朕給你新官職以后,這些非議就會煙消云散的。”
李隆基哈哈笑道,邀請鄭叔清坐到桌案對面。
“那四十萬貫,很好。愛卿可是幫了朕一個大忙。今年上元節長安萬民同慶,皆是愛卿之功勞。朕想任命愛卿為京兆尹,不知道愛卿意下如何”
京兆尹
不不不,沒聽說過哪個沒后臺的京兆尹最后還能全身而退的。鄭叔清心中大為警惕干這個官職,還不如退回夔州去當地方的土霸王呢
這個職務自開國以來,便只有皇親國戚當得舒服,普通官僚若是上位,只能惹一身騷。
京兆尹是唐開元元年,李隆基親自下令設立的,京兆府隸屬京畿道,下轄二十三個縣。
京兆尹一般情況下為從三品官秩,手下有京兆少尹兩名,還有功曹參軍、司錄參軍、司戶參軍、司法參軍、司兵參軍、司倉參軍、司士參軍等相當于方重勇前世“局”這一級的官員。
官很大,但是這個官也很不好做。
原因很簡單,因為不來長安,就不知道自己的官小。京兆尹又是管長安地區的各種雜事,在長安,除了謀反外,那些大事小事只要上報,第一站就是京兆府
打個比方,假如有個大官,比如說宰相家里人犯事,京兆尹是管呢,還是不管呢
如果要管,那么肯定各種被穿小鞋,被警告,得罪人。
如果不管,那京兆府威信何在
鐵打的官位流水的官員,如果京兆尹在任上為了所謂“公正”,不斷犧牲自己的人脈,那么他離開這個職務后,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明升暗降,或者找個借口打發到邊鎮節度使里面當個什么監察官員,或者干脆到嶺南這樣的地方當刺史。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該怎么做。
能和稀泥的,絕對不拿出明白無誤的結論。
能糊弄過去的,絕對不會出來伸著腦袋接石頭。
能不得罪人的,絕對不要亂搞得罪人,堵死自己的官路。
開元年間,京兆尹更換的速度,已經到了十年十五任這樣的程度,平均一年換一個半官員。
鄭叔清作為老官僚,又怎么可能傻乎乎的往大坑里跳哪怕是皇帝推薦也不行啊
“微臣才能在于理財,京兆尹雖然位高權重,可微臣無法勝任,恐耽誤圣人的大事啊。”
鄭叔清殷切懇求道,擺明了不會跳坑。
“唉,朕也考慮過這一點,只是目前京兆尹空缺,朕無人可用罷了。那便這樣吧,你外放多年也辛苦了,不如先在家好好調養,年初的選官已經結束了,暫時沒有合適愛卿的官位,不如等到初夏再看看吧。”
李隆基滿臉遺憾的說道。
鄭叔清千恩萬謝的深深一拜,隨即在高力士的引導下出了興慶宮。
一出來,他面帶微笑的臉就瞬間垮了下來。
“苦也,苦也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