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要不要燒火取暖
日常做飯,需不需要燃料,比如說干草或者動物的糞便
真要算起來,白亭堡守軍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便是援兵。
赤水軍便在南面兩百多里外,以河西這邊“以馬為舟”的規矩,奔襲解圍,也就一兩天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并不是他們的處境如何,而是突厥人本身的動向,并不符合地緣政治的普遍規律。
如今的突厥,早就不是當初那個控弦百萬,縱橫歐亞的草原民族了。從前的突厥早就被滅,如今的突厥,被稱為后突厥汗國,不僅控制的疆域大為縮水,而且內部四分五裂狀況極差
開元十五年秋,吐蕃寫信給后突厥可汗毗伽,約他一起侵擾大唐邊境。毗伽權衡利弊之下,不但予以拒絕,而且將吐蕃的來信送交大唐用來政治投機。
感受到了毗伽的“誠意”,基哥龍顏大悅,在紫宸殿設宴款待送信來的后突厥大臣梅錄啜。又允許在朔方軍在西受降城設立互市,每年以縑帛數十萬匹與后突厥交換軍馬,以壯大騎兵隊伍,并改良馬種。
到了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后突厥大臣梅錄啜下毒謀殺毗伽可汗。然而毗伽在毒藥發作但尚未身死時,下令發兵殺死了梅錄啜及其族黨羽。
毗伽死后,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吊奠,并為立廟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寫碑文。
這便是大唐與突厥人全面媾和的開始,其后果便是契丹與奚人的震恐不安,在幽州蠢蠢欲動。
當初大唐招撫契丹與奚人便是為了分化瓦解突厥,一旦突厥與大唐媾和,在“誰強誰挨打”的真理下,接下來的劇情應該就是大唐聯合后突厥汗國來對付契丹與奚了
現在毗伽可汗已經死了,突厥內部立其子為伊然可汗。
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冊封,但在上位后不久就病死,其弟繼立為苾伽骨咄祿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衛將軍李質冊封他為登利可汗。
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參予政事,國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馬,在東者稱左殺,在西者稱右殺。
也就是說,現在襲擊涼州的突厥人,有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嫡系,也可能是登利可汗的堂叔們。
這種復雜情況,便導致此戰面臨的情況,很棘手,也很迷茫。哪怕貫有的外交手段都不太好用了。
因為大唐暫時連真正的幕后主事之人是誰都搞不清楚
辛云京還是忍不住將這些事情跟方重勇說了,他長期跟突厥人打交道,并且還讓突厥商人幫忙銷贓,所以對后突厥汗國的政局略有所知。
這件事外在表現,只是突厥人南下進犯涼州,甚至簡單看作草原民族入秋后“打谷草”也無不可。
但結合突厥人如今的處境,就知道這件事的緣由及內涵,一點都不簡單
“羊皮筏子是不是可以渡河我聽聞吐蕃人經常用羊皮筏子渡河,吹氣成船,十分便捷。”
方重勇忽然提起一件奇怪的事情。
聽到這話,辛云京面色微變,心中暗道不好
羊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古人很早就知道“縫革為囊”,并充入空氣,以為泅渡用,歷史極為悠久,漢代以前便有明確記載。
在唐代以前,羊皮筏子被稱為“革囊”。
當初方重勇過烏蘭關段黃河的時候,就是坐著羊皮筏子渡河的
這種交通工具,在黃河上游很常見。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運載貨物這種交通方式,廣泛流行于青海、甘肅、寧夏境內的黃河沿岸。所以方重勇提的這個問題不但不是瞎胡鬧,反而極有針對性